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探索农产品营销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李帅

电商模式是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使公司内部、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利用电子业务共享信息,实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电子化,配合企业内部的电子化生产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的生产、库存、流通和资金等各个环节的效率,是当今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

为进一步了解在电商模式下农产品的营销发展,2019年7月5日,长安大学赴陕西渭南 “探索农产品营销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队来到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在当地开展为期一周左右的暑期实践活动。实践队一行6人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李倩作为指导老师带队。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探索农产品营销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希望能够学习大荔县电商运营模式,并为其电商工作提供新思路、注入新活力。

走访县政府,了解电商发展

为进一步了解大荔县农产品销售与电商平台结合的营销模式,实践队成员采访了大荔县项目建设股股长穆鹏飞。

他详细介绍了大荔县农产品与电商模式结合的发展概况。大荔县于2015年开始引入电商平台,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开始发展跨境电商,未来准备向电商合作的方向发展。其次对于农产品的收购问题,他指出大荔县仍采用传统的收购模式,电商企业根据各自的需求直接向农户采购,各电商企业间没有统一的商标,为了更好地落实精准扶贫,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条件下,优先收购贫困户的产品,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随后,队员们了解到为了促进普通农户在农产品营销与电商平台的结合中获利,当地政府不仅对电商企业进行培训,还深入基层,对农户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

实践队员们与大荔县电子商务负责人合影留念

走进电商大厦,了解电商模式

大荔县电商服务中心成立于2017年10月15日,是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的时代背景下实施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项目。该电商服务中心是集大荔特色农产品展示、电商培训、电商产业孵化、大数据信息、电商运营服务、电子商务研讨及线下体验、可售货源整合、统一仓储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县域电商服务中心,通过提高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提升电商销售能力,建立大荔县品牌战略布局,逐步统一品牌标识,统一农产品包装,将传统农产品打造成精品农产品,对推动大荔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品牌化,推进产业化,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和金融服务等,更好地改善农民生活,助力大荔全域农业公园发展。在电商服务中心的带领支持下,大荔县的电商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更在进行全球推广。从亚洲到欧洲、拉美、中东、非洲,大荔已迈开步伐,走向世界。

大荔县的电商模式在引进之后能够在短时期内飞速发展,更多地得益于各大入驻电商以及相关部门的有效管理。

负责人带领实践队员们进行参观

深入乡村基层,了解农产品种植销售模式

实践队员们深入基层,走进农户,进行分发问卷、走访调查。在互联网+的发展下,多数村庄在进行电商模式下农产品营销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同样的弊病,比如新老群体对于新文化新技术的接受能力的差别导致了村子里的先进文化技术的传播较为困难,发展缓慢,从而使得电商模式不能很好地进行发展与运行。但是,实践队员在与当地领导阶层的交流中了解到,大荔县已经开始了互联网+人才的培养与培训计划。在大荔县电商服务中心,相关机构会定期举行新技术新文化的培训,帮助一些村民主动走进互联网的大门,享受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在采访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当地村民的基本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商贩来收购农产品获得一定的收入,其次南寨子村旅游业的发展也带给了村民出售农产品获得收入的机会。

相信在未来不论是南寨子村,还是大荔县一定会解决目前发展遇到的最大障碍,实现更加完善的发展,推进“互联网+农业+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为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践队员在与村民进行交谈

村民在填写问卷

在为期一周左右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里,实践队员们走进政府阶层了解互联网时代下电商模式的发展运营状况,深入基层实地考察电商模式下农产品的营销结果,探索农产品营销发展难题,助力乡村振兴。在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的电商模式销售更多的是对农民脱贫攻坚的最大优势和机遇,为此实践队与基层组织干部进行交流提出意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主力乡村振兴。实践队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村民们能够充分利用电商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46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的智能化革新,联合山东吉鲁汽车改装有限公司研发智能运粮车,…… 吴昊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丨跨越全国,用爱与理解点亮星

在大众认知的边缘,罕见病群体长期默默承受着病痛与孤独。为打破这一现状,2025年1月至2月,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以“让罕见被…… 方英杰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广东省江门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2月13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吴昊,在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育德社区开展了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的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深…… 吴昊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河北省沧州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河北省沧州市开展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2025年2月12日,恰逢元宵佳节,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付珊伊,携手河…… 付珊伊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四川省绵阳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2月11日,四川省绵阳市石塘街南山社区活动中心内,一场“孤单星球”的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活动温情启幕。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师佳瑞,以“让罕…… 师佳瑞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云南省临沧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月6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杨薰走进云南省临沧市儿童福利院,为在院小朋友带来了一场别样的科普之旅。活动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用生动有趣…… 杨薰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湖北省宜昌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1月24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杨芯瑜,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城试验区平云社区开展了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的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此次活…… 杨芯瑜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四川省成都市开展罕见病科普

2025年1月21日,寒风中依然充满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大弯街道革新社区。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的成员高雯靖,携手团队走进了这片社区,…… 高雯靖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中国书法:一撇一捺,皆藏文章 ——“心视界”支教团队的心理特色书法技巧教育
为提高学生文字书写水平,提高字的整洁美观度及规范度,8月7日,“心视界”关爱留守儿童支教团队在菏泽市东明县小井乡裴子岩村裴子岩小学启用心理特色书法技巧教育课堂。本次课堂旨在继承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
长安大学实践队走进上吕村:深入乡村基层,了解农产品种植销售模式
2019年7月8日,长安大学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探索农产品营销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抵达徐庄镇上吕村,开展了解农产品种植、收购模式的调研活动。实践队员首先走进路边众多收购水果等产品的…
足球教育:体育是运动的艺术,运动是体育的灵魂 ——“心视界”支教团队的实战式足球教学
为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8月8日,“心视界”关爱留守儿童支教团队在菏泽市东明县小井乡裴子岩村裴子岩小学启用实战式足球运动教育室外课堂。受制于支教时的课时较少的客观原因,足球课的…
平遥古城,一个被商业化侵蚀的古城
此次旅程我们去了很多个城市,很多的景点和古建筑,但是平遥古城的商业化是最严重也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怎么说呢,平遥古城之旅在我心里的感觉是最复杂和奇特的,它同其他的景点不同却也自成一派,平…
古建筑保护与我,缘起于三晋大地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历经七天的时间以太原为始发站依次对平遥古城、崇福寺、云冈石窟、华严寺以及九龙壁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分发发问卷、实地考察、对工作人员采访了解并认识到古建筑…
古城遗韵,存之尚否?决之在今人
经过在平遥古城调研的两天,我想谈谈古城给我的感受,也想为古城做出一些辩解。在平遥古城的大街上,你可以感受到它有着不等同于它年龄的活力。街边有许多小商铺,努力的吆喝着他们的商品;街上有形形色色的…
南师大“表里山河•千古晋韵”调研团队聚焦古建筑数字化技术
在第四站—大同,队员们进入了位于云冈石窟研究院的山西云冈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参观,此次参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现今古建筑保护的先进技术。由何主任带领,首先为我们播放了他们之前制作的修复文物的视…
青岛科技大学赴威海市“星与心源,夏乡之情”实践调研团之结束篇
7月25日,青岛科技大学赴威海市“星与心源,夏乡之情”实践调研团结束了为期8天的实践调研活动,在队长的带领下实践团前往了姜家疃村村委会,与村委会成员们进行了告别与合影留念。在交谈的过程中,胡主任对…
青岛科技大学赴威海市“星与心源,夏乡之情”实践调研团之经济篇
7月25日,青岛科技大学赴威海市“星与心源,夏乡之情”实践调研团在张村镇姜家疃村继续进行观察调研活动。姜家疃村位于威海西南10余里,张村镇东4公里处。里口山自然风景区坐落于此,地理位置的优越带动了姜家…
青岛科技大学赴威海市“星与心源,夏乡之情”实践调研团之民兵连
7月25日8:00,青岛科技大学赴威海市“星与心源,夏乡之源”实践调研团来到姜家疃村,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发现了村里的民兵连住所。据成员们和村民的交流中了解到村里的民兵连是由村委会主任任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