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写书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法一向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音乐”,展现着中国文字独特的艺术魅力。今天,营员们走进书法的课堂,与中国汉字零距离接触,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体会书法艺术带来的无穷魅力。
8月7日上午九时,蓝跃军老师在同学们期盼的眼神与热烈的掌声中走入课堂。他介绍到,世界上,写字的书法被称为艺术的只有中国书法。这是因为,文化与文字有关,文化通过文字传承,在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中,汉字功不可没。在强调书法的功能与地位时,蓝老师提到,书法帮助人提升形象与气质,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接下来,蓝老师在黑板上教同学们写“横竖撇捺点折”这些基本笔画,“学习书法需有耐心。像毛主席,即使到了晚年,仍然坚持练字,并且时常去图书馆借阅新的字帖临摹。”蓝老师说道。
在对书法有了一些基本了解之后,营员们开始了实践操作,他们好奇地拿起了毛笔,在蘸了墨水之后,小心翼翼地在宣纸上留下了墨迹。“我以前只学过硬笔,没有学过软笔。写毛笔的时候,我的手都在抖,写书法真的好难,但非常有意义。”营员周润说。
他们先从写自己的名字开始,反复练习之后,所有的步骤都已经成竹在胸,落笔也有了自信。营员们的“爱我中华”写得也越来越好。“我觉得写字很简单,但是把字写好很难。尤其是中国书法,真的很有趣。我觉得是这几天上课以来,我最喜欢、最有意义的一节课。”营员陈家豪说道。
巧手制香囊
七夕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让营员们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感受七夕的氛围,8月7日下午,实践队员们为他们带来了一个特别的“七夕”。
牛郎织女的故事口口相传,扣人心弦。实践队的队员们用幽默的方式为营员们再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让他们身临其境,近距离地感受这份中国式的浪漫。营员们兴致勃勃,各个自告奋勇,想要上场亲自表演。“他们表演太好了,”实践队员胡周雨祺说,“他们对这个故事理解得很透彻,甚至加入了自己的原创,让故事更丰满了。”
七夕素有“穿针乞巧”的习俗,所以,营员们也自己动手,穿针引线,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香囊。实践队员曹一帆为营员们简单展示了香囊的制作方法。但是第一关——穿针就难住了不少营员。每位营员都在与小小的针孔和细细的线头作斗争。在实践队员们的帮助下,经过缝针,填充,封口,他们成功地做完了自己的小香囊。“做香囊看起来简单,但是缝合起来的时候发现,总是有漏出来的地方,”营员徐一帆看着自己做完的香囊说,“真的不容易。”
这一个小小的香囊里蕴藏着的不仅仅是一份祈愿和情意,更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体现。它把中国人民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展现在营员们的面前,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中国的优秀文化并为之自豪,也能更好地弘扬艰苦卓绝的中华民族精神。
通讯员:吴迪雯王晓含
摄影:吴迪雯王晓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49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