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学子访家史:票证经济的历史,老一辈人的故事
7月25日,苏州大学“从三代家史探寻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演变”实践小队同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此行旨在揭开50年前“票证经济”的神秘面纱,老人口中的家史能否窥见历史的一隅,他们的经历又对今人有什么启示呢?带着这些疑问,实践小组成员走进了银川海宝老年人社区,开始了倾听的旅程。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占据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而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电子支付,纸币慢慢退而求其次,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减少。而在短短50年前,却是“票证经济”影响了我国民众的生活,那是一段凭票吃粮喝汤的年代,是一段靠票、证的计划经济过日子的时代。
老一辈人的故事:
首先,同学们采访了一位曾经在石嘴山农业机械修理厂工作的老人,在听到我们的采访来意后,老人略有诧异,他表示,现在很少有年轻人关注那些“老古董”了,随后老人缓缓道来:“那时候啊,没有粮票,布票,人们是不能进行商品交换的,所有东西都要靠这一张票,即使手里有再多的钱,没有票都不行,不只是粮票,所有东西,例如手纸票,火柴票等等。在当时,票都是按照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劳动能力等指标的大小来发放的——男孩比女孩多一些,体力好的多一些,贡献大的多一些……”以这位老人为例,他的家庭所有成员一个月供应80-90斤左右的粮,“远远不够。”老人感慨道,“只能吃到,不能吃饱,更不能吃好。我的家里有两个男孩和两个姑娘,逢年过节特高兴,他们期许着能吃到肉,吃一块糖,放鞭炮,我儿子啊就爱吃豆腐乳块…”听着老人的描述,那紧巴巴的却又极易快乐的苦日子彷佛一股暖流温暖人心,简单的叙述让所有人获得了莫大的感动。
接着同学们又问及改革开放给中国的商品经济带来的变化,老人显得异常的开心:“肯定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计划经济的取消是中国经济生命力的一次再一次释放。现在啊,商品的种类成倍地增加,能购买的渠道也多,我们也体验了一把“货比三家”,哈哈,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晚年享尽了福。”
同时间采访的另一位老人也附和道:“对啊,就拿一部手机为例,你们见过大哥大吗,又沉重又麻烦,但是在当时多么时髦,短短几年间又被其他机型代替了,小灵通,翻盖机……手机的更新换代太快啦,我们老了,也不会玩这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好处也给老一代的人带来了福音,生活的富足让他们对现状非常的满足。
小组成员又问起老人们对现在电子支付的看法,几位老人们都表示,虽然电子支付很方便,拿手机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付钱,不用过分担心遗失。但是问及关于他们自己是否使用电子支付时,老人们基本都表示了否定:“现在年纪大啦,看东西也看不清,听东西也听不清,连微信聊天都要别人教好久才学会,微信付钱就算啦,学不会的。而且前段时间看电视上放的新闻啊,有个老太太买东西要付32,结果她呀,付了3200!手抖点错了呗!我是不敢用。”的确,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惠及面也是有范围限制的,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仍有很多的老人持有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票证经济的历史:
根据老人的描述,同学们回忆起他们所查到的历史背景。
解放初期,市场的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了保证民众基本生活的需求,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即发放各种商品票证和有计划的分配商品,在这样的条件下,农民,手工工业者等生产力的劳动积极性受挫,更加加剧了物资的匮乏,可以说那段日子是一部凝重浓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中国的千千万万人民都与这几位老人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感概,华夏子孙与贫穷和饥饿抗争的历史犹历历在目。在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选择计划经济是有历史必然性的,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出路。
对几位老人故事的采录,使小组成员们对于票证经济有了基本的认识,一张简单的粮票不只是一种商品经济流通手段,更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反应着中国的历史文化。
票证是物资短缺的象征和必然产物,票证时代的结束意味着物资的大丰盛,中国的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人们更是享受着无比丰腴的物质生活,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灵敏的,敢于追思的青年人,当伤痛逝去,掩埋在历史任务中的奋斗史依然值得每一位青年人借鉴。一碗粥,一粒粟,蕴含着多么大的温情,我们需要“被感动”。
(文学院“从三代家史探寻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演变”社会实践团队供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62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