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位于浙东沿海,拥有全省六分之一的海岸线。全域由象山半岛、600多座岛礁以及5000余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构成。由于半岛“三面环海,一线穿陆”的地理特征,加之丘陵阻隔,象山自古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海文化。
近年来,象山县针对本地地域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随着旅游产业的壮大,如何在文化保护与经济效益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越来越成为当下探讨的热点。本次活动,实践团队还针对文化传承创新、海洋资源保护、和谐发展旅游产业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此次实践,我们走进儒雅洋古村了解了古建筑的保护修复工作,体会山丘河谷里古村人民对这方土地守护;进入石浦古镇与渔民出海,探索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山气所至·传道授业之所
实践前一阶段,我们进入儒雅洋古村落开展调研。儒雅洋古村地处象山西部山区,群山环绕,村庄上下游分布有两个大型水库是县重点的水源保护地。作为附近山区村落最主要的中心聚落,儒雅洋村自古以来便承担了山区重要的交通、贸易角色,古建筑密集。民间对古建筑修复长久不断,政府于2014年底正式出台文件对儒雅洋村古建筑进行修复。
古村众多姓氏中,何氏家族对古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何氏先母重视子女教育。何氏兴办家族私塾,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贫富家庭的孩子都可于私塾接受教育。何氏家族长久以来形成了“耕读传家,孝悌忠信”的儒学家训。而正是这八字家训的存在,古村长久以来,人才辈出。特别是到了抗战时期,古村年轻人从黄埔军校、中央大学毕业后,逐渐成为了宁波、浙东地区,乃至浙江地区抗战的中流砥柱。
纵观何氏家族的发展历史,其儒学家训的提出,整个家族或是整个古村的发展进程的重要转折。回想封建时期的茫茫大山中,百姓的温饱问题尚且还要由自然决定。何氏先民将希望落在学习上,而非眼前的耕作裹腹上。这个价值观念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借鉴。
但是,由于地处水源重要保护地,古村的旅游业发展受到高度限制,与其他村庄相比旅游收入较低。
磅礴东海·取用尚需有度
实践后一阶段,我们前往石浦古镇,探索这个滨海小镇的“渔”文化。我们同船老大一起出海。正逢八月初,东海开渔。我们从船老大口中知晓,未出台禁渔政策时,百姓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鲜渔获,但问题也逐渐暴露:捕捞上来的渔产品越来越少、体型也日益变小。近十五年来,禁渔力度越来越强,非法捕鱼的现象极大减少,渔业资源逐渐丰富,海洋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善待海洋啊,我们这些靠天吃饭的人也能被海洋善待。”船老大最后感慨了此言。
同时,当被问到相关旅游产业发展时,船老大告诉我们,尽管每年有各类海洋节,吸引各地游客前来,但旅游形式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随着沿海各地旅游业逐步发展,本地旅游内容和形式上与周边沿海县市区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
山海之间·循“道”寻“道”
“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习总书记于2005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提出了这个重要科学论断。要想县域旅游长久可持续发展,其归根结底需要各个层面对生态做到高度保护。守住生态、遵循自然之道,才是各方面发展的根基。
对于儒雅洋古村落,其生态保护受到政府监管,各类产业发展受到限制。但依托山区竹林的条件,可以加强对“竹笋节”的宣传,升级竹制品加工企业,发展绿色循环加工业,提高废物利用率。同时,可依托“天然氧吧”的特点,联合周边村落,定期举办环山自行车赛,以此提升知名度。
由于本地旅游产业与周边地区形成了交叉现象,本地更应当注重内部地域联系,加强县内各地联合旅游发展,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借助山海特征,加之象山影视城、阿拉的海水上乐园几大本地特有企业单位,做大做强旅游品牌。也可与周边县市区联合统筹,如:宁海温泉、长街蛏子、舟山海岛、奉化水蜜桃及佛教文化……针对性联合发展各区域特色,开发县际旅游线路,形成“你我相融”而非“你我皆有,游客来选”的普众性旅游产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63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