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瞥间,已经知道都在那里
——湘潭皮影戏第20代传承人采访
【摘要】2019年8月14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鹤岭镇调研团队于湘潭皮影戏传承人所创办的皮影戏博物馆对两代传承人进行了专访并顺利结束。
(通讯员:谢穗芬)2019年8月14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鹤岭镇调研团队于湘潭皮影戏传承人所创办的皮影戏博物馆对两代传承人进行了专访并顺利结束。
2011年中国皮影戏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剪纸到剧本再到唱腔,一场皮影戏的演出仿佛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熔炉,带着悠久历史沉淀的下来的灵性。深深吸引着我,仿佛听到了古老的召唤,我来到了湘潭纸影地20代传承人吴升平老人的家中,同时也是祖孙二人自费办的一个小小博物馆,对二人进行了一个采访,没想到的是,本是旅行一样的访问,却震慑灵魂。
20代的传承,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纸影成了画,呼唤成了歌。皮影戏发源于西汉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经繁盛,也翻越过凋敝。就像吴升平老人所说,在文革时期,他冒着生命危险保留经典的影偶像14年,温习乐谱只能通用手指在空中比划,或有节奏地敲打桌面,终于在14年后,他重操旧业,开始重新制作影 ,花了三四年的功夫,才将一整套影偶大致复原,并且独创“吹胡子瞪眼”这一动作,这也传统的皮影做不到的。
“我是旧社会出身,那会儿去不了书塾,是皮影教会了我‘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吴升平老人如数家珍。而吴升平老人做影偶、皮影戏演出的功夫都是来自他的爷爷,爷爷在临终前把吴升平老人叫到床前,说“平仔,这是祖辈留给我们的东西,不能让他在你这里断了。”此后,老人这一生,都追逐着纸影的脚步,守护着爷爷和自己的梦想。
岁月不饶人,吴升平老人年过八旬,传承的重担落到了其孙子吴渊的身上。在一所985高校的法学专业毕业后顺利进入深圳的国贸工作,拿着丰厚的薪水,过着完全现代化的生活。尽管爷爷一直在呼唤他回去,但是始终在动摇,直到有一次爷爷去台湾公演的路上出了车祸,让他差点与这个历史的枢纽——湘潭纸影擦肩而过,才终于下定决心回乡继承。“律师这一行少了我,只是少了一个从事律师职业的人,而皮影戏少了我,却可能就这样被遗失在岁月长河之中。”
而吴渊继承了皮影之后,极大地提升湘潭皮影的活力,在坚持传统的制作和表演工艺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运用互联网增加其趣味性,开发“湘潭纸影”等相关软件,包含纸影的制作工序介绍、纸影换装游戏、将纸影与现有卡通人物结合等等,甚至让湘潭纸影走出国门,在法国、泰国等地一展湘潭纸影的风采。
为一件事,倾尽一生。两代传承人难能可贵的坚持与执着让华夏留住了南方独有的纸影。都说生而为人,不能失去信仰,就如房屋不能失去顶梁柱,柱折则屋塌,或许对于他们来说,皮影戏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吧,是他们的脊梁,也是生命之歌。
由于许多流行文化的冲击,皮影戏等传统文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遥远。机械加工出来的剪纸精致而又便宜,更容易为市场所接受,而传统的手工艺人花费三四天的时间才能做出一个小小的影偶,几乎没有经济效益,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愿意传承的人也就越来越少。许多传承人找不到接班人,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传统完全失去生命力,随着自己生命的消逝而消失,万语千言,也道不尽他们内心的遗憾与惆怅吧。
见到那个小小博物馆的第一眼,仿佛看到了一处古老的建筑,只是静静地立着,无需张扬,岁月无声赋予它的庄严和神圣与中华艺术的魄力浑然一体。一代一代的传承,无论有声有色的皮影技艺还是传承人的那份信仰,一瞥间,就已经知道都在那里。
河流终有一日回汇成大海,而传统文化这样小众的事物,也会在不断的进步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从而复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69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