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工大材料学子走进汽车工厂:学习新知识,体验新生活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王玉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为了使大学生正确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发现自身的不足,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5日正式开展了赴芜湖瑞江汽车有限公司的实践活动。

上午九点半,领队老师滕少聪带领实践队员来到了芜湖瑞江汽车有限公司总部,与公司经管部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相互了解确认实践时间及要求。5名实践队员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分成了3个小组,1组成员是李春涛和朱涛,分管到精益生产部;2组成员是王海亮和陈海玲,分管到质控部;3组成员是王玉,分管到动力装备部。各组员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到各自的部门进行实践活动。

(图为领队老师滕少聪带领实践队员到达瑞江汽车有限公司)

整理钢材,体验工人生活1组队员的实践活动是将钢材进行整理和分类,这些钢材看上去就沉甸甸的,不易搬运,负责人表示:大学生应该学会吃苦,热爱劳动,劳动是进步的源泉,能吃苦则是劳动的保障,人只有学会吃苦耐劳,才能不断进步,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也是大学生所必要学会的。

活动过程中,队员李春涛和朱涛汗流如雨,面对小山堆般的钢材,他们却仍然迈着坚定的步伐,将一块块钢材进行整理分类,他们的意志也就像钢铁一般坚强。

一天的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李春涛说:“今天,我领到了安全帽。带上安全帽的那一刻我明白我要认真。指导我们的人是一个善良的人。上午和下午我们都在整理零件。在整理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工人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我们的每分钱都应当珍惜,因为它来之不易。总之,今天一切顺利,希望明天更好。”

(图为实践队员朱涛分类整理钢材)

走进生产线,了解焊接工艺2组队员的实践活动是跟随工作人员走进生产线,了解焊接工艺。长长的生产线却没有几个工人,工作人员解释说:这里采用的是半自动化生产线,机械化生产不仅仅能代替人工,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参观生产线过程中,焊接专业的队员陈海玲对工程液罐车身焊接极感兴趣,工作人员也对比耐心的做出了解释:这种大型焊接不便于使用机械,需要人工焊接。首先要在最上面开一个孔,人从孔中进入到内部进行焊机,这样才能完成车身焊接。在活动过程中,实践队员仔细倾听工作人员的解释,对不懂的东西也提出了问题,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学习了新知识新思想,在生产线和焊接工艺上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天的实践结束后,实践队员王海亮说:“今天我终于进入了自己的部门,并且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质控部的经理把我们交给了杜哥,开始大家都不熟悉有些生分,到中午下班前杜哥带我和另一名同学简略的参观了液罐车的生产车间,下午他还带我们走过了整个生产线,并详细的为我们介绍,我也深深为他的专业知识所折服,今天虽然遗憾没有体验生产线工人的生活,但也收获良多,明天的自己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

(图为工作人员给实践队员进行相关解释)

步入车间,学习课外知识3组队员的实践活动是跟随车间张师傅从事各种工作。上午7点40分,动力装备部准时召开一周的工作安排会议,牛经理对近来工厂里出现的工人受伤问题展开了深刻的讨论,严明要求工人时刻保持谨惕。这说明不论何时何地,安全问题永远是第一位。随后3组队员跟随张师傅进行机器零件测量,紧密的零件测量需要一丝不苟,不能有丝毫差错,张师傅说:来工厂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与人沟通,如何对待事物,不论是做对自己有没有好处的事,都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样才能学的更多,进步更大。张师傅还教导了焊接工艺的技巧,面对工人提出的问题,他指出精细焊接时很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要使焊丝和焊头保持一个特殊的位置和距离。

经过了一天的实践,3组实践队员说:“一天的实践使我增长了不少见识也开阔了视野,学到了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把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检验真理,才能有更多的进步。”

(图为焊接师傅教导焊接技巧)

通过一天的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付出了劳动,学到了新知识,体验了新生活。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坚持社会实践活动,正确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为社会做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70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滴水之谜,思索之源
8月2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17级大学生党支部赴湖南韶山实践团前往滴水洞,参观滴水洞的建筑及布局,探索和学习毛主席在滴水洞与世隔绝11天的所做所思所想。滴水洞三字摘取于毛主席的诗词手记…
心系皮影,一生守候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响塘乡调研团采访吴升平老人和吴渊先生
心系皮影,一生守候—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响塘乡调研团采访吴升平老人和吴渊先生(化工学院通讯员:李婷)2019年8月14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响塘乡调研团前往如今的鹤岭镇——吴升平老人及其孙子…
挥洒笔墨——继承传统致敬祖国 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顺利举行书法小竞赛
2019年8月14日星期三,山东理工大学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在常山庄社区的第三周支教活动正在有序开展。据社会实践团负责人张鑫豪介绍,截止到目前,所有的支教活动都已经顺利进行,接下来的课程都将…
“E”起舞动夏天 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顺利举行小展演
2019年8月14日星期三,山东理工大学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在常山庄社区的第三周支教活动正在有序开展。据社会实践团负责人张鑫豪介绍,截止到目前,所有的支教课程内容都已经顺利进行,接下来的课程…
挥洒笔墨——继承传统,致敬祖国: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临沂分队书法课课程顺利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临沂分队来到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社区进行支教活动。为培养孩子对书法的兴趣,继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临沂分队开展毛笔书法课程。恰逢建国七十周年,为增…
双创潮头风正急,萤虫敢争日月光
创业与时代同行,创新携梦想齐飞。为积极响应学校和国家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7月13日,安徽师大经管学院赴芜湖市众创空间创新生态调研团队前往芜湖萤火虫电子商务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就其…
深入老区教育,播撒红色种子
武汉东湖学院重生实践队抵达了红安县长兴小学,开展“践行红色文化,红色基因重生”为主题的关爱老区教育的调研活动。…
矿大化工学院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实践调研团前往南大开展实践活动
2019年8月7日,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实践”暑期实践团南京分组来到南京开展了本次高校实践工作。下午五点,实践团成员抵达南京大学,在校园内随机寻找南大的学生采访,采访的同学围绕学校…
童心飞扬,纯真引航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古语在今仍旧拥有着永恒的真理魅力。南京师范大学“思源”支教队利用暑期时间,于7月6日奔赴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下汤镇文智留守儿童学校进行为期两周的支教生活。作为当代青…
传承客家方言,领悟客家文化
为进一步调查客家话传承现状,了解15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对客家话的掌握情况,苏州大学文学院清风徐来客家话调查小组于8月12日前往江西省吉安市螺汾村的武术馆进行深度调查。小组成员旨在通过经典诵读和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