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P.R.P”调研团赴宁夏红寺堡大河乡调研纪实
8月11日,为了解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和宁夏贫困地区生活困难家庭脱贫情况,山东大学“P.R.P”实践团红寺堡小分队赴红寺堡大河乡开展实地调研。

2019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一年,根据全区脱贫工作规划,红寺堡区应该在本年内整体脱贫摘帽。从政府工作人员处我们了解到,作为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红寺堡脱贫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十二五”生态移民和自发移民。
通过走访大河乡政府扶贫办,我们了解到大河乡除了龙源村,其他村已基本脱贫。乡政府正在紧锣密鼓落实扶贫政策,助力生活困难家庭早日脱贫。

在大河乡龙源村村民委员会,根据村干部提供的资料,龙源村是整个红寺堡9个自治区级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现有建档立卡户302户1297人,尚未脱贫142户561人,未脱贫人口占全村人口的16.47%。全村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297人,低保对象257户441人,残疾人101户124人。
建档立卡是当前实施精准脱贫的有效措施,同时,红寺堡区有着完整统一的扶贫保障措施,包括产业扶贫政策、教育扶贫政策、扶贫保险政策、健康扶贫政策、危房改造扶持政策、技能救助政策等。

在贫困户家庭里,我们了解到他们普遍缺乏劳动力和稳定收入来源,主要收入来源是种地和打零工,很多家庭都有劳动力伤病情况,比较常见的是腰间盘疾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好在政府有相应的保障措施,温饱和基本医疗等能够得到满足。
这次走访调研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党和国家以及红寺堡当地的扶贫政策基本能够得到全面的落实,贫困户家庭的生活有基本保障,贫困发生率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不足之处是还比较缺乏因地制宜的扶贫产业,贫困户很难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发展不足。
文/齐浩、图/马雪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71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