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背景
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东起胜利村路南下,西至苜蓿园大街南下,北起石杨路,南至纬七路,占地总面积约1000亩,由秦淮河与运粮河围合而成。公园以保持原有地貌、沟通水网、保护湿地、生态造林为主要手段,使600年的明代古桥、精致的雕塑、潺潺的跌水池、蜿蜒的木栈道、新颖别致的观鸟屋巧妙融合;再加上太阳能、污水净化等技术的应用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现代理念。四通八达的水网、大片湿地植物和不时惊起的水鸟,让公园充满生机与野趣。
围绕学校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团队拟定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七桥瓮湿地公园开展暑期社会时间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湿地的环境情况,了解并分析湿地的生态效应,宣扬湿地的“美丽建设”作用。
二、实践内容
团队首先从湿地公园的水环境角度出发,观察秦淮河流经湿地段的水质变化,发现上游进水口水质较差,长满水草;中段有大量水生植物(水葫芦、浮萍等)起着净化的作用,水质较好,还有野鸭、鱼类等生长,河道两边绿柳成荫,鸟类繁多,形成了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在水体中发现一些人为被丢弃的垃圾。
团队选取了该湿地公园的某处作为水质调查的对象,经过实验室分析以及对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发现该段河流水质较好,基本为Ⅳ类水。
其次,团队观察了该湿地公园的垃圾分类情况,发现主要为可回收和其他垃圾为主;另外,由于湿地公园内有大量植被,形成了大量凋零的落叶。通过观察,发现大量落叶还是就地利用,覆盖草坪,自然堆肥;另清洁工人收集了大量落叶,堆放在湿地公园一脚的垃圾桶内,因此团队猜测有回收利用。通过询问当地工作人员可知这些落叶被运往别处,但不清楚具体何处。
最后,团队走访了湿地公园内的游客,询问了游客对湿地公园的印象。游客都觉得此湿地公园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可以让人静下心,并且气温比公园外低很多,非常舒适。但很遗憾的是,很多游客并不清楚湿地的具体含义以及作用,因此团队制作了宣传册,向这些游客宣扬了湿地的作用,传播湿地的美丽。
三、实践总结与感悟
团队通过此次“七桥瓮湿地公园”的实践调研,更深层次的理解了湿地,感受到了湿地的美好生态作用,但同时也发现了很大一部分居民不清楚湿地的含义,因此对湿地的宣扬作用还需要不断加强,更需要加强居民的保护环境意识,并建议湿地公园可以将凋落的树叶在园内再利用,例如用来焚烧供给园内的电力,或者作为生物质强化水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77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