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暑期实践团前往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大畈村,了解该村产业发展及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砚台造就幸福村
据悉,大畈村是以砚台加工为支柱产业的村庄,大多数是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不过主要供应模式还是以网上销售为主,其成熟的经营体系使其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大畈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砚台雕刻,距今已有接近四十年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砚台”村。近年来,除村内原著居民,还有许多外来人员慕名而来,推动当地砚台产业的发展。”大畈村村支部委员自豪地向实践团介绍道。
当谈及婺源县旅游产业对其影响时,村支部委员说道,为了响应旅游产业的发展,政府鼓励村民种植油菜,每亩油菜会给150元的补贴。在油菜种植季节,村民都会选择种植油菜以此来吸引游客。待油菜结籽时,村民可以自行收割榨油食用。此外,在旅游旺季时,大批旅客涌入也能极大带动砚台的销售。在谈到砚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村支部委员有信心说道:“之前制作砚台的原料都是来源于砚山开采运过来的,现在响应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原料都出自于老建筑打的地基,所以原料问题不用担心。”在大畈村中砚台销售主要是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没有大规模的砚台交易市场,都是自营自销,同时,网络销售在村中也非常流行。大畈村这种自由,平等的生产氛围鼓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步实现了全民脱贫,全民致富。
小小砚台内有乾坤
在村支部委员的指引下,实践团来到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歙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汪鸿欣先生的寒山艺术院。寒山艺术院一共有两层,上层主要放置展品,下层主要放置砚石和半成品,是汪先生制作砚台的地方。汪鸿欣自幼深受民间砚雕文化艺术的熏陶,曾跟随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胡中泰学习歙砚雕刻技艺。他的雕刻手法在线刻浮雕、巧雕方面都有所创新,利用了书画、金石手法,以及砚雕史上从未用过的影雕雕刻技艺和镶嵌技艺,他的砚作体裁广泛,依形而作,力求自然与传统水墨的完美结合。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古语云: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汪鸿欣做砚至今已有29年了,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他29年勤思好学的积淀。砚台制作非常考究,讲究选料、下料、设计、粗雕、精雕、磨光、上蜡等,据汪鸿欣介绍,最主要也是最耗时的是选料、下料和设计,有时候选择一个正确的材料并设计成一块精美的作品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的深入推进,婺源县大畈村围绕“农旅融合、产业带动、项目支撑、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一方面紧扣“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要求,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另一方面扩大改革优势,大力发展砚台生产和生态旅游两大产业,让老百姓住在花园、富在生态。
文字I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暑期社会实践团许凡书 黄巧芬
摄影I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暑期社会实践团胡文奥 单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1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