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载风雨 凸显九州变
中国大学生网6月29日电(通讯员 卢磊 )6月2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社会访谈调研团队浙江小队的志愿者们在舟山市普陀区东沙村,开始了访谈活动。
在这一天中,志愿者拜访了数位出生在1940年代的老人们,他们向志愿者讲述了当年的生活状况,在那个新中国成立前的那个年代,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易:他们十岁的时候就已开始了工作,因为没有钱,一个家庭里最多只能供一个子女去上学,剩下的子女为了维持家庭生计,不论风雨酷热,都得去山上帮忙砍柴,拾些能吃的果子,而他们也很懂事,没人会去抱怨什么,乐观的老人们说他们小时候最快乐的事就属摘果子吃了。后来在共产党的领导扶助下,他们的生活开始改善了:象征群众生命线的沙塘建立了,人民不用再为风雨浪潮而担惊受怕了;原本荒芜的水田重新开始焕发生机,耕田的水牛替换成了机器,大大增加了耕种效率;大家伙也开始合作生产茶叶,几年来茶叶产量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村民们拿着免费的花生种子和村里补助的化肥在后山开田种花生,没用几年,东沙花生就在市场上形成了品牌;老人们的福利也越来越好,在东沙新村就有这么一个不同于养老院的老人公寓,这个公寓就位于居民区中,每逢过节就会有村民组织各种各样的供老人玩的活动,并发送给每一位老人丰富的生活用品。在日常生活中,茶余饭后,老人们每天都会搬上自己凳子坐在一起闲谈,公寓里面总是充满了他们的欢声笑语。
其中,一位72岁的退休老人胡彦龙向志愿者讲述了他自己故事,老人是当时家中最小的那个,他有两个哥哥,他的父亲在他2岁的时候就得重病去世了,她母亲因为是带着三个孩子的寡妇,所以也没人要,孤寡了一辈子也奋斗了一辈子,幸幸苦苦地养活了他们三个,他们三兄弟都没有去读过书,在别人读书的年纪就开始替母亲分担工作了,八岁的他已经学会了洗衣服、做饭。后来他加入了村里的生产队,这是他第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也就是从这时起,才逐渐感觉到人生的乐趣,他因为从小做饭,成为了生产队里做大锅饭的,大家聚在一起工作吃饭是他永生难忘的经历。而现在的他不用工作也能拿到政府的补贴,每天都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老人越讲越开心,越讲越激动,他表示自己如今的美好生活都是因为祖国变强了,庆幸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以最诚挚的情感庆贺祖国成立70周年。
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在历史的洗涤下,不断地富强起来,屹立在世界之林,身为中国人,谁不自豪?至此敬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1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