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书之韵味,续文化之芳华——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院学子携传统文化入课堂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横、竖、撇、捺、点……简单的笔画展示了汉字书法的深厚底蕴。而同样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古诗,它的韵味更是流传了千年。7月8日,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院在三湖镇中心小学开展国学特色公益课程。
7月8日,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院“峥嵘岁月七十载,教育奋进新时代”赴新干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吉安市三湖镇中心小学开展“诗书进课堂”国学特色公益课程,通过古诗和书法的教学,当地孩子对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增强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唐诗宋词,走进古诗天地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伴随着孩子们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声音,国学班的第一课——古诗拉开了序幕。讲台上,志愿者用精心准备的课件为孩子们讲解关于古诗的知识。孩子们全神贯注,认真地听着志愿者的讲解。
图为课上孩子们齐声朗读古诗。通讯员黄蓉 摄
“刚刚介绍了那么多的诗人,你们最喜欢哪个呢?”
“老师,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他是我的偶像。”还没等志愿者点名,一个小男孩便举起手来,急迫地回答道,“我非常喜欢他豪迈的诗歌风格。”
志愿者们感到十分诧异,刚刚只是对唐代诗人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他竟然能够记得如此清晰。一番询问之下,志愿者们了解到男孩有个正在读初中的姐姐,在家经常会教他一些古诗,由此了解到李白这个著名诗人。
“余光中先生曾这样评价李白‘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可见才华横溢的他对诗坛有多大的影响。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有请文锋同学来上台带来他的朗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小男孩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伴随着激昂的配乐,他饱含深情地朗读李白的《将进酒》,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横竖撇捺,遨游书法之中
点横竖撇捺,线条生百态;篆隶楷行草,造型出千姿。洁白的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笔尖,勾起古往今来之悲欢;墨花,晕开唐诗宋词之行吟。这就是书法的独特韵味。
接下来志愿服务队员带领孩子们走进书法课堂,领略书法的魅力。志愿者给孩子们分发了毛笔、墨水、宣纸和砚台。倒出墨水时,孩子们惊讶地说“这个墨水是香的。”“对啊,这就是墨水的味道,也是书法的味道。”出乎意料的是,最开始吸引孩子们的竟然是墨水。
图为志愿者教孩子们写毛笔字。通讯员黄蓉 摄
“身要正,笔要直,手腕要悬空,手肘靠在桌子上。”一切准备就绪后,志愿者从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开始教起,一一调整孩子们的姿势。
“好,现在我们开始学习长横,长横顾名思义就是要长。露锋入笔,行笔时稍向右上方,行笔过程中先慢慢往上提笔,再慢慢压笔,最后顿笔回锋。”志愿者详细地讲解了长横的写法。讲台下,孩子们认真地练习着。
一个小女孩拉了拉志愿者的衣角,“老师,我能再要一张纸吗?我的已经写完了。”小女孩腼腆地问道,明亮的眼睛透露着渴望。
“当然可以啦。”说着,志愿者从讲台上取来一张新的宣纸。
志愿者发现,女孩的纸上不仅仅写了刚刚教的长横,还写了“生日快乐”四个字,虽然笔画还不标准,但是写得很工整。
“过几天爷爷生日,我想送他一个生日礼物,老师你看我这样写的可以吗?”女孩拿出自己写的字,羞涩地问道,脸上充满了期待。
“你爷爷一定会很高兴的。”
听到志愿者这样说,女孩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古诗为友书法为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由新一代传递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4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