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了解社会,深入基层,服务于社会,在实践中收获成长。经历了将近一周的社会实践,相信不仅仅是我,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是感慨颇多的,实践中,我们了解到了社会真实的一面,这与我们的校园生活截然不同,它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我们正确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所以我认为今后的工作就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民族、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社会实践是我们一笔巨大的财富。
2103年11月,习近平主席来到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顺着习主席走过的路,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7月26日,我们来到村部,参观了十八洞村的展馆并拜访了龙书伍书记,了解到了十八洞村的大致情况;7月27日,我们联系到了村扶贫队的石队长,向他了解到村里的扶贫状况;7月28日,团队分开行动,拜访当地村民,进行问卷调查;7月29日,我们来到距十八洞村20里的道二乡,参观了其猕猴桃种植基地,了解到当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状况;7月29日,按照计划,我们拜访了之前已经联系了的十八洞村农旅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从中了解到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7月30日,与当地博达农业有限公司和苗汉子果业有限公司,深入了解到当地猕猴桃产业链的现状以及其对于扶贫的贡献;7月31日,队员分组行动,对县城的各大水果店进行问卷调查。短短七天的时间,我们了解到了十八洞村看得见的发展,同时深刻的体会到了政府和国家对扶贫的努力以及感受到当地村民强烈的脱贫愿望和积极配合的热情。
自2013年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从此,十八洞的扶贫工作按下了快进键。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花垣县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了一支精准扶贫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认真探索十八洞村可复制,可推广模式。短短两年多时间十八洞村拓宽的村道铺上了沥青,新修的水渠让自来水进村入户,改造后的民居更显苗家风情,整个村寨焕然一新,处处散发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为精准扶贫的起源地,如今的十八洞村因总书记的视察成为闻名全国的“明星村”,而当地的老百姓并没有因此产生“等,靠,要”的思想,而是积极探索和实践着精准扶贫的思想内涵,靠发展本地六大特色产业:猕猴桃种植,黄牛,羊,猪养殖,苗绣专业合作社,劳务输出,电商平台销售农副产品,发展家乡旅游业,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之路。
向贫困宣战,不仅要有物质的投入,更需要催生内在的动力;美好的生活,不仅是“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包含“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十八洞村在实施精准扶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言犹在耳,“十八洞”这个名字带来的荣誉感,把村民们的心凝聚在了一起,思想的统一,为整个村寨的脱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总书记的调研,带动了十八洞村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十八洞村更注重宣传思想道德精神,积极探索十八洞村精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注重创新载体、激发内生动力,让精神的力量发挥先导作用,为精准扶贫奠定思想基础。”
此次实践让我们明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追求了,如今我们虽然身在校园,但我们的心应该更加开阔,我们应该尽早的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在短短一周的社会实践中,我们顶着烈日,挥洒汗水,无怨无悔,甚至乐在其中,我们把学校坚强的精神带去了十八洞村,把学院的优秀品质和和良好精神风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七月,我们走进火热的社会,用汗水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赞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5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