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学子“三下乡”:保护方言文化,描绘乡音之美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作者:曹峻盛

7月1日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言为乡”方言调查队通过对各地区(包括大陆及海外,大陆主要为南京市等;海外主要为德国、台湾地区)汉语方言的现状进行了为期约一个月的调查,从而调查方言的现存状况,以期更好地保护、传承方言,为更好地保护方言提出新思路。

7月1日,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进行讨论。通过对于大量文献材料的阅读,本社会实践队看到如今方言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对于方言的研究刻不容缓,小组成员与指导教师经过多次改稿,共同设计出一份关于汉语方言的网上调查问卷。问卷共有31题,分别从“个人信息”、“语言经验”、“语言环境”、“语言态度”几个角度,在中国大陆的高校学生群体内进行调查。团队成员表示:“设计问卷难度高,需要有合理的题量和内容,但我们乐在其中。”

通过指导老师的帮助,团队成员收集到了1000多份有效问卷回答,在分析完毕所有问卷回答后,指导老师表示:“现代汉语方言主要存在四个问题:方言的生存空间缩小、方言的使用人群减少、方言的代际传承断裂以及方言的语言功能削弱,但线上问卷调查还是不够,需要以实地走访调查的形式弥补线上调查问卷的不足。”于是团队成员计划实地走访各地区,并录制一些方言音频,为方言有声数据库做出贡献。

按照计划,7月10日,团队成员讨论并确定了方言音频样本的地点和文本。团队成员选取“南京话”作为样本,选取了“交际”、“家庭”、“购物”、“学校”、“问路”、“点菜”、“打电话”几个场合,每个场合选取约五个语句,寻找合适的方言发音人(如退休语文教师、当地老农、当地老工等等),并进行录制音频。

7月13日,实践团队成员于社区里寻找到了一位70岁的南京本地的老奶奶,经过询问得知老奶奶是一位农民,在农村生活了很久,而后拆迁搬到了小区里住,未受到过教育,不会讲普通话,生平一直长期使用南京话。团队成员请求其录制几句南京本地的方言,但老奶奶一开始有一些腼腆,但还是答应了团队成员的请求。

但是在录音的过程中,她一直强调:“自己说的话都是土话,难听!”团队成员则对她说:“现在年轻人会说正宗南京话的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才想要多录制一些话,让这些南京话能够保存下来。现在您说的这些话都很有价值,很珍贵。”

在本次方言音频采样工作中,团队成员不仅成功录制了一些南京方言样本并进行处理保存,而且也了解到现在许多年长者对于现在方言普及低的现象表示很可惜。

在方言采样工作结束后,团队内的两名成员去往德国,以采访和纸质问卷的方式来询问当地华人对方言的态度。本次采访随机了25位在德华人,分别来自湖北、四川、北京、浙江等地,来德时间2年至20年不等。

一位久居德国,但家乡为湖北省的老师表示:“小时候,在我的小村庄周围的人交流几乎全是使用方言。那种亲切淳朴的感觉,很是令人怀念。”同时他惋惜地感叹到:“在德国生活期间,几乎从未听过有人说湖北的方言,与其他中国人交流时也不会使用方言。”

当团队成员询问他方言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时,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告诉团队成员,方言是很重要的中国文化,中国有必要采取措施保护方言。他本人也会鼓励下一代去学习方言。

在部分团队成员去往德国调查华侨的同时,团队的队长也去往台湾,进行汉语方言在台湾地区的调查活动。本次调查,以采访的方式,与台湾地区高雄市的一个大家庭(三代人)促膝长谈,了解他们对于方言的态度和使用情况。

中年一代人说:“自己小时候在国小讲方言会被欺负和罚钱,因此才不让下一代讲方言,只教下一代国语(即普通话)”。

家乡对一个人有着深远影响,比如被采访的老爷爷,他在台湾生活了几十年,但由于小时候生长在大陆,自己的口音仍然未变。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与被采访者多次热泪盈眶,共同回忆起故乡与方言的岁月,产生情感共鸣。

团队成员还了解到台湾地区是如何保护方言的,这些保护措施对大陆地区有借鉴意义。在学校的角度,在国小阶段会有方言课。如闽南语课和客家语课,可以自主选择,而且到国中也可以继续学习。在社会角度,社会有一些团体专门进行保护方言。在媒体方面,一些电视节目会教方言,新闻会用闽南语、客家语、新住民语等进行报道。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接触了不同地区的方言与文化,“说好普通话很重要,但方言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同样不能丢弃”,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一位退休教师对团队成员如是说。同时,团队成员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有意识地保护方言,队长表示:“学好普通话与传承方言并不冲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6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旗迹行动,记忆留徐闻

  大学生网报7月17日电(通讯员刘亚青杨肖立)7月17日,旗迹志愿服务队在徐闻三中的三下乡迎来了尾声,最后一天为结营仪式,也是义教组和学生相处的最后一天。经过紧张的排练与走位安排…… 杨肖立 刘亚青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地震消防演练在校园,安全在心中

大学生网报7月15日电(通讯员杨肖立刘亚青)7月15日下午,广东医科大学旗迹志愿服务队在湛江徐闻第三中学为同学们举行了地震和消防演练。  三点钟时,班级负责人对学生们强调安全和纪律…… 杨肖立 刘亚青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旗迹三下乡之消防地震逃生演习:逃生于拟震,防患于未“燃”

大学生网报7月15日电(通讯员陈秋虹杨肖立)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广东医科大学旗迹志愿服务队赴湛江市徐闻县第三中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5日下午,为了进一步…… 杨肖立 陈秋虹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高校学子下乡行,义诊馈居民

 大学生网报湛江7月14日电(通讯员邹旭媚杨肖立)“三下乡”即“科技、文化、卫生”下乡,将这方面的内容知识带进农村,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大力开展文化、科技…… 杨肖立 邹旭媚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和风清凉送,旗迹义诊忙

大学生网报7月14日电(通讯员杨肖立陈秋虹)广东医科大学旗迹志愿服务队义诊组14日于湛江市徐闻县第三中学路口为居民提供全天义诊服务。  据悉,本次义诊活动为旗迹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 杨肖立 陈秋虹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趣味课堂,你我共成长

 大学生网报7月14日电(通讯员邹旭媚杨肖立)“一学一做·学习主席说话做优秀共青团员”明确的提出了对新时期学生的要求。团的活动的主体需要保持和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 杨肖立 邹旭媚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热心义诊现社区,高校学子下乡馈居民

 大学生网报湛江7月13日电(通讯员杨肖立)今日,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在徐闻县第三中学门口摆摊义诊。经志愿者介绍,他们是来自广东医科大学的旗迹三下乡服务队,今天是义诊出摊第二天,本…… 杨肖立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炎炎烈日照操场,勤勤服务在义诊

 大学生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杨肖立陈秋虹)为了响应团中央关于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广东医科大学旗…… 杨肖立 陈秋虹 大学生网报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微尘”在前行:画出你的向往生活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微尘出行队伍赴黄冈市浠水县洗马镇金谷山村进行三下乡支教活动的第13天,又是一个沉闷的午后,晒了半天太阳仍处在炎热环境中的绿植好像都没什么精神。浠水县洗马镇金谷山村中的一…
垃圾分类四步走,美丽福州你我守
5月1日起,福州市全面推行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切合当今时代主题,8月14日,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路繁荣”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以“垃圾分类四步走,美丽福州你我守”为主题的活动,以促进人们对垃…
推普脱贫路上,带着关爱走进千家万户
这个夏天,我们伴随着炎炎烈日,走进鄂西北的千家万户,开启我们的推普脱贫攻坚之路。或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注定我们要走在一起,注定我们要遇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淳朴的老人,热情的村民们,注定大家在这…
结业仪式
2019年7月14号,山东理工大学“播种希望”实践团16名志愿者来到了曹县韩集镇赵堂小学进行义务支教,转眼间,时间来到了2019年8月11日,今天是实践团队义务支教的最后一天,满怀不舍的即将与这群学生分离。这一天…
龙子湖公园宣水调查——溯源社会实践队
2019年7月5日,溯源社会实践队来到了龙子湖公园,队员们进行了水质的调查。滚滚热浪扑打在身上,只有在湖边,才能感受到微风从湖面上轻拂过来带来一丝凉意。也正因湖边的凉爽,人都聚集在沙滩上,消暑拉凉。考…
“三下乡”感悟:趣味日语开眼界,薪火相传受益深。
还记得来到金谷山村的第一天,一天的奔波劳累现在回想起来都比不过当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即使是三四个小时的车程也没有冲走我们对支教地点和即将到来的新挑战的热情和好奇。第二天的家长会上,我们与家长们…
夜幕如绸,而你裁出了第一道光
为响应国家“全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的良好氛围”的口号,8月16日,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路繁榕”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以“夜幕如绸,而你裁出了第一道光”为主题的活动。实践队成员…
安徽工业大学艺设学子暑期社会实践队参观敦煌莫高窟
余秋雨曾在散文《莫高窟》中这样写道:“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而青年实践队伍中成员,更要抓住这次…
三下乡心得:放飞梦想,与爱同行。
我一直觉得“微尘”是一个神奇的团队,有一个共同可以称得上是神圣的想法,然后一群人就这样出发了,来到一个所有人不熟悉的地方然后进行20天的旅程。今年的夏日酷热如旧,今年的雷雨急骤如夕,然而今年的夏…
以eye之名,把爱相传
8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路繁榕”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以“以eye之名把爱相传”为主题的活动,活动由上午的调研和下午的导盲活动两部分组成。8月15日上午,实践队队员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前往茶亭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