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武汉8月15日电(通讯员 李清宇)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宣传美育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7月2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楚音汉蕴”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武汉苏恒泰油纸伞工作室举办“习中华传统文化,品油纸伞风韵”主题活动。实践队采访了当地居民,同时开展宣讲活动,让当地居民对油纸伞制作工艺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并借此机会向祖国献上“优秀传统贺礼”——“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油纸伞。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社区人群发放中华传统文化与美育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问卷,根据问卷情况深入了解社区对于美育和中华传统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刘思辰 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制作伞身,用一根针一根线,将32根伞骨连接起来。经历多次失败,实践队成员完成第一把伞的制作。大学生网报 桂朝薇 摄。

图片为伞身制作完成后,实践队成员对油纸伞进行穿花。穿花完成后,队员不禁感慨:“穿花真是一个需要体力和脑力的活儿!简短的一把伞的穿花,就画费了2个小时。”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桂朝薇 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历时10天,制作完成的素面伞。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许奥 摄

图为学校领导到达实践地点,与学生一起沟通交流并学习、了解油纸伞的制作技艺。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许奥 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正在烈日下为伞面涂色。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华杰 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共同为伞面上色。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许奥 摄。

图为外国友人观看实践队成员为伞面上桐油,称赞实践队成员学习国家的传统文化。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李清宇 摄

图为实践队制作成功的第一把油纸伞: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刘念 摄

图为一位老者称赞实践队行为,并寄语实践队。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覃艳章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9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