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莆田学院学子开展“百校千生闽东行”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朱秋婷 吴晓彬 郑天源

楼坪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西部,坐落于风景峻奇的“石门山”下,村庄四面环山,北倚巍峨的石门山主峰,东与芹溪村相邻,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县城34公里,户籍人口1600多人,常住人口200多人,大多数人外出经商,是典型劳动力输出型村庄。

7月9日-16日,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文旅先行·逐梦青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一行10个人走进楼坪村,在该村开展乡村振兴实地调研活动,了解村落的经济产业现状、历史人文底蕴、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运用自己在课堂上的所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楼坪村发展建言献策。

期间,实践队成员们探寻了当地二楼八厝等明清古建筑,走入田间、小巷,拜访了当地农户、贫困户,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了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认真收集与农业、旅游业发展有关的资源,充分结合地方的产业文化、历史文化及乡村发展现状,用实际行动集中力量,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就“楼坪古村该如何发展”展开村庄特征调查。

进“深山” 做调研

“想要发展康养型全生态旅游,却遇到了经济上的瓶颈;想要促进文化产业建设,人才资源却不够。”这是宁德市周宁县李墩镇楼坪村的真实写照。

“楼坪村的发展是传统血缘村落向地缘村落转变的缩影,村庄主要以种植茶叶、水稻、板栗、番薯等作物为主。”该村文化协管员张建淮向大家介绍。

在风景如画的楼坪村内,实践队成员淌过溪流、踏上田畔、穿过高山,先后走访了当地的水稻种植区、茶叶种植区、板栗种植区,对当地的主要农业经济产物以及种植面积进行了调查。

“村庄保留了大量明清建筑,这些古建筑吸收了徽派建筑和江浙民居的特点,同时又具有闵东北民居的山地特征,建筑考究而富有变化,十分壮观。”在村委会主任的带领下,实践队一行对当地的明清古建筑进行了普查,对其建筑形式、风貌、人文故事进行了相应记录。

“上个世纪90年代,经商潮在周宁涌动起来,村里的大多年轻人都出去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小孩,村子渐渐‘变空了’,原本这里是有很多文物的,但在村民眼中,都是些司空见惯的东西,并未采取特别的措施保护起来。”在谈及古建筑历史文物保护时,张建淮说。

张建淮说,“人少‘值钱货’多,后来,随着文物不断失窃,村民们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从那时起,村两委提高警惕,加快部署,采取各种办法,不断提升村民对古文物保护的意识性与责任性,失窃事件才慢慢减少。”

走基层 访民情

在走访调查民情、民意,了解村民经济收入时,让实践队成员心头涌起一股酸意是在一户低保户的家中,踏入这户人家,放眼望去,整个家中,除了电视和电饭煲,再无其他电器。

“张慧敏、张慧娟,是一对姐妹,慧敏九岁、慧娟八岁,分别就读于李墩镇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爷爷奶奶已年近古稀,平时主要依靠爷爷耕地劳作,解决温饱问题,供两姐妹上学读书。”村委会主任向实践队成员介绍这户家庭的情况时说。

“天有不测风云,数年前,孩子的奶奶因上山挑柴,遭遇意外,腿部受到挫伤,加之家庭贫困,推延治疗,导致奶奶四级伤残,行动不便。而孩子的父亲生性呆滞,学习能力低下,现已年近四十岁,却不能保障自己的基本生存问题,甚至有时还要靠孩子爷爷的资助。”村委会主任说。

虽然环境恶劣,但两个小女孩的眼睛却依然那么的干净、纯粹。看着实践队成员的到来,她们活泼好动,上蹿下跳、唱歌跳舞。“虽然她们学习能力弱,跟上学校的课程难度大,但是她们有对生活的热爱,不到十岁的年纪,便会帮爷爷奶奶做家务,十分懂事。”村委会主任说。

听完这些事情后,实践队成员邹机鑫心中颇有感触,仿佛看到了自身以前的缩影。在他看来,这一种被命运锁住的无奈,想要去帮助他们,却给人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

“希望当地的乡镇能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贫困户现状,采取‘2+1’扶贫模式,在每户确定1名帮扶责任人的基础上,增加1个扶贫主体,形成1名责任人和至少1个扶贫主体共同帮扶1户贫困户的局面,提升帮扶实效,全力做好脱贫帮扶工作,确保精准脱贫,让每一个乡民都过上好日子。”实践队成员付燕茹在听完情况后对此提出。

作总结 提方案

如何让村民都摘掉贫困的帽子?如何推动当地旅游发展?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建设?如何发展创新传统手工艺?这是楼坪村存在的问题,也是实践队成员需要探讨的问题。

在调研结束后,实践队成员还开展了“莆田学院旅游促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交流座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积极互动,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精彩发言。

“楼坪村具有攀岩采菇、草席编织、竹编技艺、木雕技艺、剪纸技艺、草编玩具等传统手工艺,但根据走访调查,当地有近80%的村民为老人小孩,村落年轻劳动力缺失,传统手工艺传承进入窘境。”实践队成员王梦婷对此提出,“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是村庄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可在村庄内开设染坊或绣坊等手工类活动场所供游客游玩,在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当地人口的就业率。”

“楼坪村传统建筑类型丰富,有宗祠建筑、寺院建筑、防御建筑、民居建筑以及古道桥亭等,村落传统风貌整体保持良好,古建民居保存数量多且集中连片,新建的砖混建筑较少。”实践队成员黄梦淋说,“根据这几天走访调查得知,近年来明清时期流传下来各种物件因被偷盗而逐渐遗失,实属可惜,古建筑、古物件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应进一步加强对此方面的保护,提高警惕,留住了楼坪村的乡韵,才能讲好楼坪的传奇故事。”

“楼坪村拥有独天得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周边古村落较多,特色相近,独个村庄过于单薄,优势、特色不够明显,村庄过于偏僻,孤立发展难成气候,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这些优势,引进人才,求同存异,避免同质化发展,凸显自我特色。”实践队成员许乾泰认为。

带队教师关雷说,“乡村振兴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坚实后备军,乡村要发展,要充分考虑当地村民的生活需求,完善生活服务配套,让原住民在此生生不息,乐享生活;要以古村落保护的完整性和原则性为前提,对古落格局、风貌、元素进行重点挖掘与保护;要将当地文化很好地‘活化’,通过文化创造,为文化注入持续生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3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记穆营过往,传薪火希望
为积极响应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等十部委“三下乡”的号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滑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同其他五支赴滑县队伍分散到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十六个乡村,积极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以更好地保留、…
从净化心灵之地,寻净化环境之方
(通讯员:易嘉伟、易思汗、张啸宇)8月17日,与万里晴空相伴,湘潭大学商学院赴岳阳华容考察团一行人来到了“净化”心灵的文化殿堂——图书馆。在华容县图书馆里,调查团展开了一次集中调研,以青少年群体为…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我爱打卡”团队进行线下调查
8月18日,材料学院“我爱打卡”保证金制度调研活动小队将队员分为几组,分赴各处进行问卷调查和线下采访。这次调查活动,旨在让队员们了解大众对保证金制度的了解程度以及相应态度,为接下来对这一制度的分析…
我可以和你交换一个包子吗?
泛青的水泥地上躺着仍然温热的包子。走廊里,是低年级孩子们一边拿着盛满乳白稀饭的饭盒,一边尽力用他们的小手牢牢握住包子后欢快地跑向教室的人流。每日清晨的7:40,他们会在晨读后准时冲向这条走廊的尽头…
讲解科学原理,动手趣味实验
7月12日,南京工程学院“大手拉小手”暑期支教团成员们带着小朋友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科学小实验——“鸡蛋撞地球”。实验的主要目标及内容是:小朋友们自己制作防具及保护措施,保护鸡蛋从三楼落下不碎裂。经…
西北民族大学三下乡:让好特产与电商结合,助力酉阳扶贫攻坚
7月18日,西北民族大学赴重庆市酉阳县“一带一路”特色农产品多语言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应用小分队前往酉阳县商务局,在酉阳县商务局的安排下和相关政府工作人员、部分酉阳县农特产品企业…
西北民族大学三下乡:让好特产与电商结合,助力酉阳扶贫攻坚
7月18日,西北民族大学赴重庆市酉阳县“一带一路”特色农产品多语言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应用小分队前往酉阳县商务局,在酉阳县商务局的安排下和相关政府工作人员、部分酉阳县农特产品企业…
又是一年开学季
不知不觉八月已过去一半,九月已经站在前方的路口踮脚翘首以盼——又到了割稻的季节;又到了转凉的季节;又到了大学注入新鲜血液的季节。再过不久,伴着凉风与艳阳,新生将乘坐去往各地的车次,怀着紧张抑或…
合工大学子走进云南孟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16日至7月29日,为了给边疆地区的学生带来关爱与温暖,展现工大学子甘于奉献、敢于吃苦的精神,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赴云南普洱孟连县支教关爱文化传播团秉承团中央关于全国大学生…
向日葵志愿服务团队开展防范金融诈骗知识讲座
(通讯员李青丽宋纪薇)8月18日下午,向日葵志愿服务团队前往社区开展防范金融诈骗知识讲座活动。此次活动主讲人为志愿组成员李青丽和宋纪薇。活动前期,志愿组组长分配工作,两名同学写策划,两名同学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