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开展的第二天,我们来到鹤壁市博物馆进行参访。这些鹤壁采煤及抗战时期珍贵的图片及史料文献记载,使我们对现有搜集民歌的发生背景更加了解。
首先谈及采煤时期:
“鹤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点煤炭基地之一。鼎盛时期,鹤壁煤业建有十一个矿区,从业人数约5.4万,产值占鹤壁市的一半左右,是鹤壁市的支柱产业。
鹤壁采煤历史悠久。东汉时已有记载。宋代位于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镇古娄河村的采煤遗址,是我国乃至世界迄今发现开采最早的一处古代采煤遗址。其规模为当时较大型煤矿,能容百人之众。古人已掌握了先进的采煤和排水技术,就当时的科学条件来说,极具代表性。
鹤壁蒸蒸日上,乌金滚滚汪洋。鹤壁煤业的大规模开发,是在解放后。1957年,鹤壁以煤立市,全市人民短短几个月,在井筒建设、巷道掘进、地质勘探、采煤技术革新等方面,接连创下了全国煤炭系统15项新纪录。1958年,为了支援鹤壁建设,从全国各地汇聚的煤炭大军再接再厉,又创下了74项全国新纪录,成为全国煤炭战线的一面旗帜。”
为统一力量,一领众合,劳动号子便应运而生。由于鹤壁是煤矿区,在解放之前,为方便用钢丝绳从井内绞煤,便产生了节奏鲜明的绞井号子。而解放后,随着机械化的运用,号子大多失传,打夯歌、打硪歌等流行,音调相近,但有中快慢速之分,铿锵有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3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