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师商学院赴枣庄市台儿庄区:追寻红色经典,探寻古城文化
在八月十五号日本投降74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来自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的一行人来到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探寻和纪念那段悲壮的历史,同时拜访今日的古城,学习古城的经典文化。
8月13日上午,调研队来到了古城内,台儿庄古城为“运河古城”的核心区域,拥有最能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纤夫村”。进入古城门,不远处就有古船停靠在码头上,还有正在缓缓驶来的木船,有身着传统服饰的“船妹子”一边划船,一边细心地向游客讲解古城的历史。古城重建前,有包括闫家在内的7座码头在使用,5座码头存为遗址,堪称京杭大运河沿岸仅存的明清码头。沿岸而行,一幕幕历史仿佛重现。
在古城内的柳琴戏表演吸引游客纷纷驻足观赏,据了解,柳琴戏起源于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由早年流行在鲁南的民间小演唱“肘鼓子”和“拉魂腔”相结合而形成,在没有形成柳琴戏之前,早期称“肘鼓子”,也称“小戏”,后因其唱腔独具魅力而称为“拉魂腔”,此外又有“拉后腔”,“拉花腔”,“拉洪腔”等别称。台上表演者为一位老先生和他的搭档,老先生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坐在椅子上一手拉着二胡,一脚打着节奏,加上女搭档的快板和琴声,在完美的配合下,一段前奏过去,老先生洪亮的嗓音冲出舞台,划破长空,直上云霄,震撼人心。正如戏词唱道“今日的台儿庄来之不易”,今日的和平也来之不易,更需要我们当代年轻人共同努力,去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2019年8月15日是日本投降74周年纪念日,台儿庄古城在遗址公园内举办“永不褪色的抗战老兵图片展”,共展出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肖像26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1931年至1945年间,在抗日战争各条战线上奋战的中国军人肖像和事迹。一幅幅影像,就是一个个故事;一张张面孔,镌刻着岁月留下的痕迹。为人们深入了解抗日战争背后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打开了一扇扇影像窗口。历史已去,精神永存。
在此之前,调研队来到了遗址公园,在抗战老屋内见证了战争时条件的艰苦,当时中日军事力量悬殊,无论是士兵还是武器,我国均落后于敌方。历时月余的浴血奋战,我方传来了胜利的消息,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缴获大炮31门,装甲车11辆,大小战车8辆,轻重机枪1000余挺,步枪10000余支,赢得全面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这次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事实证明“亡国论”是没有用的。周恩来评价“台儿庄大捷”说: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他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
此次活动,队员们不仅亲近历史,而且对于古城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让队员们心中有了“保卫家园,传递精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4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