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安工程大学实践队赴甘肃敦煌开启“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谢勇

三下乡:西安工程大学实践队赴甘肃敦煌开启“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敦煌自古以来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互通之地,被誉为“人类文化运河”、“欧亚大动脉”。西安工程大学赴甘肃敦煌实践队于7.15日抵达敦煌,开启“溯莫高妙笔·循丝路丹青”主题实践活动,以进一步深化当代青年学生对新时代中国形象的认知和理解,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色,探索新时期中国形象再塑造的路径、方向和载体,强化实践育人的成效。

(实践队一行在敦煌火车站合影)

实践队师生一行首先与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办公室主任马喜武老师进行了初次会面,详细规划了未来几天实践调研安排。随后,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办公室马静老师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特级1:1复刻洞窟8个,分别是275窟、249窟、285窟、419窟、276窟、217窟、榆林29窟以及003窟。队员们终于近距离看到了敦煌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飞天形象,在历史的变迁中,从具有明显西方特点的形象和服饰,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体态俏丽、翩翩起舞、轻盈飘渺的中国古代飞仙。对于实践队来说,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精品展也是不容错过的视觉盛宴和调研内容。该展览从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交流这一视角出发,审视在公元七至九世纪处于权力巅峰的吐蕃贵族的物质文化。

(实践队师生与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马喜武老师交流)

(实践队员在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认真参观)

(实践队员在吐蕃时期艺术精品展海报前合影留念)

7月16日实践队循着多年来世界各地的游人、学者、艺术家们的脚步来到莫高窟。有幸于敦煌研究院对实践活动的支持,队员们以工作人员的身份进入景区并参观了17、25、61、420共4个正常开放洞窟,172号调节洞窟和156、217、220、254共5个很难得有机会参观的特窟。

(实践队员手举工作证与九层塔合影留念)

(资深讲解殷俊老师向队员们展开介绍)

跟随着莫高窟资深讲解员殷俊老师,在他的介绍下,队员们对莫高窟重要历史人物王道士刷新了认知。文人墨客对他“盗卖文物”在历史中的评价参杂了过多个人主观情感,其实其是个功过参半的矛盾人物,历史的严肃性发人深省。

令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盛唐时期217窟,洞窟中保存有全世界最华丽、最完整的藻井样式,其四周有石榴、连珠、莲花卷和鱼鳞纹样。同时,洞窟内还有著名的盛唐原始青绿山水画,将五台山通过艺术手法描绘成一幅可居可游的场景。在李思训真迹早已失传的现今,此画更具非同寻常的意义与重要性。窟内壁画上人物的服装已经出现了V字领、吊带裙、背带裤、条纹裤、小脚裤和透视裙,同时拥有唯一一处古代胡旋舞的记载。来自服装设计专业的实践队员陶田欣、严晶和谢勇都不约而同感叹古人的艺术智慧。不得不提的还有北魏、隋代重修的254窟,其南壁前部西侧绘有萨埵太子本生图。此图最大特点在于构图之巧妙:其凹字形布局,在一幅画中将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十个情节交织在一起。不同内容用同一幅画面表现,为壁画文化中独树一帜的珍贵存在。来自动画专业的实践队员卢珈丽说:“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和壁画技法,给了我很大的创作启发,恨不能立刻回校开始新的动画创作!”

(217窟:法华经变之化城喻品)

(254窟:摩诃萨埵(duǒ)舍身饲虎)

次日,继续在殷俊老师专业解说下,实践队员们对390窟、427窟、320窟、407窟、428窟、427窟以及55窟的艺术造诣和服饰演变进行了有侧重的学习。作为调研重点的隋唐宋代供养人服饰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在390窟的壁画上见到的款式各异的汉服——襦裙,其或齐腰、或高腰、或齐胸的裙身配上圆领、小圆领、交领、小方领或大方领的上衣,非常优美。在428窟,队员们在北周飞天形象上看到了距今1450多年前的古人化妆技法。在第二幅“萨埵舍身饲虎”壁画中感叹于用来描写风、水、形、声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写意不写形,意到笔不到”的绘画技法。

两日的参观间隙,实践队就地展开“莫高印象”与“敦煌文创”、“一带一路”与“中国符号”的主题问卷调研,中外游客热情接受了队员们的采访。在英文问卷中,外国友人表达了对莫高窟艺术和中国文化的崇敬和喜爱。西安工程大学2015届校友、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李漠也热情接受了实践队员们的采访,对“中国符号”以及中西方文化融合发展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实践队员对中外游客进行问卷调研并合影留念)

(西安工程大学2015届校友、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李漠接受实践队员采访)

恋恋不舍地告别莫高窟,实践队一行来到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部,采访了从事彩塑研究工作的李林老师和从事壁画研究工作的关晋文老师。在交流中,李林老师说道:“东西方的雕塑艺术差异在于东方‘意在写意,意在笔先’,注重视觉感受的合理性。而西方艺术‘意在写实’,在解剖学的基础上,讲究物理上的合理性。但是,从艺术追求和表达上来说,东西方艺术是殊途同归的。”关晋文老师说:“就中国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来说,最突出的就是壁画和雕塑了,因为它的时间跨度大、连贯性强,发展演变脉络清晰,所以在中国的艺术界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实践队员对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部两位老师李林和关晋文进行采访)

随后,李林老师带大家参观了他们平时工作的画室、雕塑师。在画室中,实践队员们看到了几百幅复原作品,在雕塑室内,陈列着姿态万千、精致优美的大小佛像上百座。关晋文老师讲介绍到:每一幅临摹的壁画,仅白描稿就有五道工序。一件外出展览的复制作品通常需要好几年才能完成。队员们在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中看到了研究工作人员背后的艰辛,同时也为美术老师们的技艺所震撼。

(实践队参观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部画室及雕塑室)

实践队员动画专业研究生卢珈丽说:“这是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夏天,也是一段应该被长存的记忆,我认识了许多可爱的朋友,一起参观了素有千佛洞之称的敦煌莫高窟、敦煌博物馆以及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一起拜访了敦煌研究院工作的艺术家。在敦煌莫高窟中,我领略各朝代卓越的彩塑技法,欣赏各朝代绘画风格迥异的壁画文物,感知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艺术之长的融合之意,再将现代人的欣赏眼光与古人的审美情趣在自己脑海中相碰撞出不一样的艺术火花。回顾在敦煌的点点滴滴,我感慨颇多。它留给我的不仅是感动,更多的还有成长,促使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担当新时代中国文化传播的使命责任,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加形象地展示“中国形象”,坚定‘四个自信’!”

据悉,为了更加深入地体会丝路文明和莫高艺术,实践队一行还安排了敦煌博物馆和莫高窟数字展厅的参观学习。目前,相关调研问卷数据已经整理完毕并正在进行分析研究;以莫高窟叙事壁画为题材的动画人物形象和相关周边文创设计也正在进行。

(实践队在莫高窟九层塔前合影留念)

(实践队与敦煌研究院两位老师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4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秘制药前沿,实践书写青春

【导语】初春三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创新绿动未来”社会实践队走进武汉多家知名药企,开展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生物产业基地……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制药zy2302团支部施洋烈士陵园志愿清扫活动顺利开展

2024年12月5日,满怀敬意的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班志愿者队伍走进施洋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打扫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志愿者们……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情缘桂子春晖 爱聚千里黔地
2019年7月31日,由华中师范大学春晖社组织的为期15天的“凝聚春晖情,筑梦新时代”暑期助学活动圆满结束。本次助学活动的准备工作从今年4月中旬就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来自各学院各个年级的200余名同学参与…
千禧一代“遇见”传统文化 何去何从——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志愿者赴佳山社区组织才艺
8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党员志愿服务队赴佳山社区组织小朋友进行传统文化汇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家长及学生对中华传…
一支奇怪的队伍 ----水利学院郑州市区河流宣传保护服务队
一支奇怪的队伍——水利学院郑州市区河流宣传保护服务队7月8日当天,一行人出现在郑州金水区龙子湖畔,一群人的身体在太阳的照射下一起一伏,又时而聚在一起,不知在说些讨论什么。把目光投近,终于了解到,…
助力汾源保护,展示河海风采
2019年7月17至22日,由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组成的汾河源头水环境治理现状调研团于在山西省宁武县开展了为期六天的调研活动。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发掘现存问题,并通过走访相关负责人对所发现问题进行探讨,助力汾…
大连民族大学暑期青年宣讲:走进校园,社区传播习近平新时代思想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广大青年始终秉承家国天下的情怀,勇担民族复兴的大任,保持自强不息的姿态,中国就永远年轻。国家…
长安夜月,寻访城市微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守望者团队暑期实践总结
守望者团队实践总结每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每一个晨光熹微的早上,总有一群人,如星星点点的“微光”一般点亮整个城市。你可曾注意过他们。他们或许是城市中通宵夜班的“摆渡人”,驾着公交车,穿梭在大街小…
访讷殷古城,学习长白山满族文化
8月17日,“青春白山行·奋进新时代”湘潭大学赴白山市暑期社会调研团来到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游览参观了讷殷古城。讷殷古城是长白山人文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池南区头道松花江源头,是全国仅存的女真部…
山东大学未来科学营走进大学实验室
山东大学未来科学营第一天正式活动,“机械臂未来科学营”与“智能制造未来科学营”营员们在老师及的志愿者同学的带领下走进大学实验室。首先,“机械臂未来科学营”与“智能制造未来科学营”营员们走进了VR…
山东大学赴卢华中学支教团队第一天支教活动顺利开展
8月18日,山东大学赴卢华中学支教团队在港头村卢华中学开展第一天的支教活动。上午7时许,支教队前往卢华中学并与学校老师取得联系,紧接着分别对初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个科目进行听课,认真…
阳光不锈,只为了姗姗来迟的你
“我想去支教。”在学校同乡师兄师姐开会讨论今年暑假三下乡的活动时,我大声提了这个想法。为什么想去支教呢?其实理由不多也不少,说大了是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好不容易长大了成为了一个有能力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