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汾江河畔有一条何氏宗族聚居的古村落,保留着一支古老的锣鼓敲击乐表演的文艺队伍,直到1982年佛山建国后首次秋色大巡行,该十番锣鼓队参加表演,才让佛山人知道在乡村中深藏着这支民间古老的文艺团队。但多年来,经过有关部门的扶持和帮助,这支民间群众文艺团体,在表演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很大的提高,成为如今佛山乃至广东的一张靓丽名片。
2019年7月10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致远之队在指导老师钱映璇的带领下,来到了茶基古村,并有幸与“国家非遗——茶基十番”进行一次特别的对话,聆听非遗传承背后的故事。
何汉耀在给队员们讲述自己与十番的故事。 通讯员 霍晓晴 摄
“传承贵在坚持”
今年77岁的第五代十番传承人何汉耀告诉采访队员,1968年开始,茶基十番重新组队,何教练还记得,当时有10多人加入十番队里,但随着年月消逝,老艺人们因身体原因逐个离开,队伍里弟子青黄不接,断层现象越来越明显。为不让十番技艺失传,何汉耀一直坚持上台表演至60多岁。
除了人才缺乏,设备也是一个问题。何汉耀说,当时乐器的陈旧极大地限制了十番队伍的发展。“我们曾经跑到潮州、贵州、广西等很多地方寻找乐器,让店家打造乐器,无奈还是失望而归。”为了追求最适合的乐器,老人们东奔西走,寻找材料和技艺。就这样,靠着几位对十番古乐倾注了几十年热情的老人的苦苦支撑,十番古乐“顽强”地坚守了下来。何汉耀表示新时代下十番技艺的传承需要打“持久仗”,现在传统十番正在通过秋色巡游等的大平台让大众认识,但真正要做到“传承”,无论是新生代还是老一辈都仍需牢记“坚持”和“踏实”二词。
“传承志在创新”
开办传习所培育新人。“我们这些老艺人,都七老八十了,还能耍多少年?”何汉耀等老人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新时代的现代人乐意接受传统的东西,在现代生活中体现传统文化积极健康的内涵和精神。在政府部门和社工机构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参与到保护传承茶基十番的课题上来。现在,每个周五周六晚上都是十番训练时间,提倡“只要喜欢表演,不怕吃苦,我们都欢迎孩子们有空就来学习十番。”,并对孩子们发放相应补贴。除此之外,茶基村还与叠南小学合作在每周五的最后一堂课开设十番培训班,旨在让更多的孩子接触了解十番。
“鼓起,得独,得独,独;得独,撑茶,撑茶撑撑茶撑……”为让年轻人更容易地理解鼓谱,何教练总结自身经验,将旧鼓谱简单化,制作出一份简易鼓谱,并在平时的训练中,用3种颜色的粉笔表示不同的乐器。
传统表演加入新形式。“传统的十番表演可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观赏需求了,一定要创新求变。”何教练表示,他们改良了飞钹,融入了队形变化、舞蹈杂技等更具观赏性的表演动作,在近几年的秋色巡游中得到很好的反响。
“传承固在齐心”
说到现茶基村年轻人的归属感,何教练骄傲地和队员们分享道,上到长者参与修订村志、大队敬老活动、三圣宫的修葺,下到年轻人回乡参加龙舟比赛,大事小事,都离不开全村人的同心同力,而这份心力,更是茶基人一代一代相传的优良品德。十番的传承也不例外,何教练表示,现在村里很多家长都会主动送孩子过来学习十番古乐。虽学得不全,但大家都很欣慰,“十番锣鼓不会从我们手上失传,千年唐传古乐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何汉耀为队员们演示“飞钹”。通讯员 霍晓晴 摄
练习十番中的孩子们。通讯员 霍晓晴 摄
在谈话的最后,何教练带着队员们去认识十番乐器,还为特地队员们展示了“飞钹”,飞钹是十番中最精彩的舞蹈动作,舞者用长绳穿着铜小钹,上下左右前后互相撞击小钹击擦发声,阳钹,阴钹,单飞,双飞,反手飞,头上飞,各种花式动作令人叹为观止。国内目前还未发现像飞钹这样敲击音乐表演的方式。
“在耆耋之年毫不吝啬地给后人传授自己的技艺,为的就是传承二字”,在讲解过程中,何教练不时抚摸手中的铜钹,茶基十番六百年,是无数像何汉耀先生一样的前辈倾注热情的结晶,相信在政府和大众的共同努力下,茶基十番会在新时代下绽放出不一样的火花。
团队指导老师和队员体验“飞钹”。通讯员 霍晓晴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5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