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你们,黝黑的皮肤遮不住最明亮的眸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作者:王奇 胥琪琦 刘文

7月15日的早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坐着绿皮公交车向村子出发,周围都是种的玉米,一片一片的绿色挤进眼里。不多久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在这个炊烟袅袅的小乡村里我们将要展开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一路颠簸,但心里早已充满了期待。

当天下午,村里的大广播发出了声音,传到了方圆几里外,召集这里的孩子们到村委会附近的实践中心上课。对于这里的孩子们,我们早已做了了解,他们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各种各样的猜想在我的心里乱跳,孩子们会不会因为缺乏家长的关注难以管理,会不会因为缺乏营养特别矮小,既然来到了这里,就有责任帮每一位孩子辅导功课,带他们去探索外面的奥秘世界。想到这些,心里觉得很温暖。

初见,原来你们有特别的本领

孩子们刚进来时略显生涩,印象深刻的是他们个个都晒得黝黑,但是眼睛却十分的明亮,像星星一样在闪烁。我走到一个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旁边问他:“小朋友,你的学校在哪里啊?一般怎么去上学?”“是在镇里边,我骑自行车去上学,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会做好饭在家里等着我。”淳朴的话语一字字传进心里,听到这,不禁心中一颤,这个年代,科技快速发展,每个孩子的生活教育都有了明显的改变。而这里的孩子们好像仍在一个密闭的圈里,即使年龄很小,但是受生活影响,也要不顾一切的前行。想到了突然下雨的时候,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一把雨伞,有没有遮雨的雨衣。

图为孩子们第一次过来上课的场景。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文苑 摄

想起现在的孩子,我曾经在家里附近的辅导班当过助教,那里的孩子们会学习许多特长,父母也会按时来接。同样,一个孩子只有在父母的陪同关怀下,才能更好的成长,也愿这里的孩子们有爱相陪,快乐长大。

村子里比较偏僻,与外界相连的只有一条曲曲折折的小公路,孩子们一直都住在村子里,他们平常并没有什么玩具,一辆自行车都能给他们带来特别多的欢乐。一个孩子告诉我,他每天下午吃完饭都会骑着自行车在村里逛一逛,看一看周边的农田。 一方水土,一方人,在这个小乡村里,一条小巷都能让孩子们快乐的玩耍。这样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更加懂事,他们体贴父母的不易,孝顺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不懂得手机里的游戏,就连动画片也很少看过,但是他们却从未抱怨过生活。我想,逆境是磨练意志的,就像第一眼看到孩子们,个个眼神如此的坚定。

孩子们折叠出来的玩具千纸鹤。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文苑 摄

当时,每个孩子手里都有一本笔记,详细的记录着每一个知识点,并用不同的笔进行标记。有一次课,我们问孩子们的梦想,好多孩子都回答:一定要走出这里,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把我们村子建设好。走出这里,走出层层玉米地包裹着的村子,用知识与技能回报养育自己的故土。孩子们知恩图报,不怕生活中的困苦,让我们感动,我们也向他们学到了很多。

图为孩子们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认真记笔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文苑 摄

经过后来慢慢的了解,我发现孩子们会的太多了,做饭、割草,有时候还要跟着爷爷奶奶到地里除草施肥。虽然要做的家务很多,但他们仍然没有落下学业,课本和笔记上都记得特别清楚详细。有一个小女孩经常用铅笔练字帖,我以为她没有钢笔就过去询问,原来她是为了多练几遍,铅笔写好了可以擦掉再练,最后再用钢笔描。想想当时自己也曾下定决心练字,可是练了没几页就坚持不下去了,对自己曾经的行为不禁脸红,看到孩子们如此努力,不禁悄悄把他们放在心底,当成自己的榜样。

相识,对知识的特别渴望

在实践的日子里,我们每天会给孩子们准备特别的课程,有一堂课是手工制作。孩子们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有时候会被那些奇思妙想的问题问倒,从而懂得了准备的重要性。我记得一个老师这样说:“同学们,机会不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是留给准备好的人。”好多次,我都想给孩子们讲一讲自己的领悟或者印象深刻的经历,但是因为之前没有准备,走到他们面前的时候总是欲言又止。

图为孩子们在进行手工制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文苑摄

手工制作需要用塑料瓶做出飞船的外形,整个步骤特别复杂,需要用卡纸进行黏贴。我们告诉孩子们,如果有这些材料的话,可以回家尝试做一做。第二天,每个孩子都带来了自己的手工制作,而且上面用彩笔画上了自己喜欢的图案,就这样随口一说且非常困难的任务,孩子们却认真做了,还完成的特别好。他们就是这样,即使再困难的事情都会首先想到尝试,而不是放弃,然后想到的不是如何完成,而是如何做到最好。

和我当时的猜想完全不符,每一节课,孩子们都特别的努力,他们年纪不一样,但是在课上从来不会乱说话,只是静静的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时间过得很快,尤其是和孩子们一同上课的日子,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努力接受新知识。在最后我们准备举办一个结营仪式,其中一个节目是孩子们的诗朗诵《少年中国说》。前一天我们告诉孩子们要尽量读熟,因为表演的时候需要脱稿。第二天练习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背下来了,每一句都很准确。

他们在这个小乡村里,没有被周围高高的玉米挡住视线,也没有被简单的青菜米汤遮掩信心。他们自立自强,他们勤俭节约,他们热爱劳动,他们有着最淳朴最明亮的眼睛,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义礼智信。与其说我们教给他们一些知识,不如说我们向孩子们学到了很多可贵的品质。

再见,相信你们已前程似锦

我想我再也不会忘记,那一天,我情绪有些低落,在村口的树下站着,叫嘉轩的小朋友看见我之后,慢慢的走过来,在自己的布兜里掏出一颗糖放到我的手里。“老师,这是我存的糖,你把它吃掉吧,每一天就应该是甜甜的,是开心的。”听着孩子的话,我竟然没有止住眼里的泪水,想想生活中确实会遇到许多困难,而孩子们却如此的乐观,如此的努力,再想想自己,更应该像他们学习。

时间过得真快,我意识到“时光总是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对的,这里的孩子们黝黑的皮肤却遮不住最明亮的眸,他们努力学习知识,而我也看到了每个孩子宝贵的精神。22日的早上,我们需要乘公交车离开这个待了一周的村子,不舍中是掺杂着的伤感。

“老师,老师,你们还回来吗?”因为所要乘坐的车是最早的一班,我们早就收拾好了行李,没想到孩子们为了送我们起了个大早,没有梳好的头发,顶着惺忪的眼睛。

他们一路跟着我们到公交站牌,看着我们上车,等到车行驶的时候,他们在车的一旁一边追一边跟我们挥手再见。“老师,老师,我们一定会像你们一样,走出去!”

我好像又看到了第一次见他们时,那明亮的眼睛,如此坚定,孩子们的努力一定会将他们的未来绘画的越来越好。

他们年龄虽小,但精神可贵,深深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懂得,生活环境不能困住对未来的向往,简单的青菜米汤不能影响对理想的追逐,一片一片的农田不能遮住望向远方的眼睛。相信再见之时,他们已前程似锦,带着各种各样的情感,绿皮公交驶出了西焦沟村,留下的是我们的祝福,带走的是满满当当的回忆。相信孩子们的明天会越来越好,西焦沟的发展也越来越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5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山东高校学子三下乡|用有趣的地理知识,带领孩子遨游神秘的大千世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在山区里成长,孩子们鲜有机会能出来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为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一米阳光”调研队深入贵州毕节市营兴村营兴小学,上了…
幸福食堂的故事
还未通过宽宽的街道和栅栏式的大铁门,溢出来的,便已是扑鼻的饭香和未曾间断的欢声笑语。镜头一:衣着简朴技艺高,不为工资为老人走进食堂,一位穿灰色衬衫、黑色裤子和布鞋的中年男子正在后厨洗菜,只见他…
问卷出炉
经过几天的探讨,这份关于红色文化的问卷终于出炉了!从此次三下乡活动开始,我们就一直知道要做一份调查问卷。在活动开始后一天半的样子,负责人就对后勤组下达了开始制作调查问卷的指令。在问卷制作前期,…
垃圾分类宣传走进社区
(通讯员:黄雪纯)2019年8月18日上午,为了使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团团队成员前往湘潭市雨湖区建设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单派发和讲解。团队成员携带提前…
青农学子赴临沂社会实践团第七课:时间逝去,回忆永驻
为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乡村战略的号召,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情系沂蒙,心梦飞扬”赴临沂社会实践团来临沂进行社会实践已经有七天了。7月21日,是最后一天在临沂社会实践了,在这一天队员们都尽心尽力地与…
Cu-Zn暑期社会实践收获颇丰,实践活动结束但Cu-Zn课堂还在继续
7月14日,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山东理工大学“Cu-Zn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入住蒙阴县花果庄村,开展为期16天的支教活动。在实践期间,通过走访对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开展调研活动。除常规课程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团分析调查问卷
8月18日上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团前往了湘潭党史馆,顺利返校。短暂休息后,实践团成员们于15时整准时集结于湘潭大学化学化工大楼A106,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此次工作旨在将前几日收集的问卷…
线下调研,了解师生想法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已得到了基本保障,但由于长期以来造成的二元教育格局,致使城乡教育在设施、师资、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不均衡现象进而造成了城乡学生之间享受平等…
青农学子赴临沂社会实践团第六课:双青共奋斗,实践永在心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策略,7月17日午后,青岛科技大学赴临沂社会实践团来到补习班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教孩子们剪纸、画画、跳舞,一片其乐融融色景象。下午2:45,青岛科技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队员…
青农学子赴临沂社会实践团第六课:双青共奋斗,一心为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策略,7月17日午后,青岛科技大学赴临沂社会实践团来到补习班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教孩子们剪纸、画画、跳舞,一片其乐融融色景象。下午2:45,青岛科技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