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起,四川农业大学三下乡“战旗小分队”的成员们开始了探访郫都区战旗村的进程,目的是为了了解新农村“互联网+共享农业”互动种养平台、了解当地特色产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寻特色产业服务大厅和参观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在战旗村的“足迹”。
在本次调查中,实践团队走访了豆瓣博物馆、“打酱油”酱油坊、唐昌布鞋、人才振兴展示馆等场地,主要通过询问调查的方式收集到了战旗村的发展前后人们的生活改善变化。唐昌镇战旗村一方面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改变经营机制,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村民素质,塑造良好的村风、民风。战旗村的人民传承豆瓣、酱油、蜀绣、唐昌布鞋的制作,不仅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也让这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下去。
舌尖上的“非遗”
位于战旗村的郫县豆瓣博物馆让小队成员们赞叹不已,“郫县豆瓣”是众多川菜中必不可少的调料,其工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川菜之魂”。在豆瓣坊之后的传统晒场里宏伟的豆瓣缸规模表现出传统技术与文化的魅力,而且“翻”、“晒”、“露”三个大字也展现了晒豆的技术。在晒场旁的商店边,小队成员翻动着不同口味的豆瓣。
走进豆瓣印象馆,一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制作技艺展示基地”的壁刻映入眼帘,“豆瓣是我从小吃到大的调味料,以前我的家人也会自己做豆瓣,每次都觉得很新奇。”一位团队成员兴奋地说。
传统晒场里的豆瓣缸 李蕙质摄
该馆同时还开设郫县豆瓣创新馆、“群星荟萃”郫县豆瓣成果馆,其中创新馆有郫县豆瓣历史文化图片等50余幅。这些图里介绍了传统晒场、习近平来访、温家宝来访的事情。团队成员分别在创新馆里走走看看,并针对这里的摆放问了原因,“这些能让市民游客更加了解中国蜀酱文化、郫县豆瓣传统工艺和国家领导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馆通过大量的豆瓣制作工具的展示,可以让市民游客感受其中,想象到以前的劳动人民在酱园劳作的过程。
小组成员参观群星荟萃成果馆 李蕙质
馆中也弥漫着豆瓣的香气,更加激起了小队成员的对于探寻战旗村的热情,也感受到了新农村新政策带领着战旗村走向好的一面。
一针一线缝出来的“非遗”
走进唐昌布鞋店,摆满两边货架的精美布鞋映入眼帘,再往里走是布鞋制作区,经小队成员对唐昌布鞋制作方法的询问,一位制作工人耐心地为他们解答,“唐昌布鞋千层底儿,棉布面儿,需经过打布壳、排版、纳底、修边、绱鞋、烘鞋、剪边等32道大工艺和100道小工艺后,一双毛边千层底布鞋才算是做好了。”
作为一针一线缝出来的非物质文化的还有蜀绣。在唐昌布鞋旁的蜀绣店中,团队看到了制作十分精巧的熊猫刺绣和牡丹刺绣等,其中一位团队成员表示,这种“有温度”的文化让人十分亲近,让他感受到战旗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老奶奶在制作唐昌布鞋千层底 李蕙质 摄
人才振兴新农村
进入战旗村人才振兴展示馆,战旗人才查询展示系统向每一个游客展示战旗村所引进的“人才”,战旗人才查询展示系统采用电脑触屏的模式使游客更方便的查询与参观。团队成员了解到,唐昌街道率先探索实施村干部有机更新“三步工作法”,多渠道发现、培养和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有了机会和平台,为“绿色战旗·幸福安唐”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小队成员参观人才振兴展示馆 李蕙质 摄
本次社会实践,小队获得了很多收获,其中一位成员说:“战旗村有利有效地建设改善农民衣食住行和农民的生活保障机制,让战旗村人近几年的生活获得了实质性的改善,也让唐昌布鞋、郫县豆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6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