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不显山不露水的林头村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作者:林可欣 黄陈云

6月26日佛山电(通讯员 林可欣 黄陈云)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致远义教队于6月26日来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林头村开展为期一天的乡村文化调研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十里乡情毓秀传薪,古村习韵博晓流芳”为主题,深入探访古村落传统文化。

走进林头村,一眼望去很多的建筑设备都是现代化的,街道平坦整齐,本地村民热情大方。再往里面走,就能看见古色古香的建筑。在路边的宣传板上可以看见村委会对村务公开工作积极落实,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

林头村社区活动中心门口的照片。通讯员 林可欣 摄

调研活动采访部分分为“村民采访”和“村干部采访”。志愿者沿村落道路进行走访,对遇见的伯伯婆婆进行调研采访——和他们闲聊或者填写问卷来了解林头村的乡村文化。

村民填写问卷的照片。通讯员 林可欣 摄

通过采访,志愿者们对林头村有大致的了解:现林头村居住人口很多,大概有一万多的原村居民和3万左右的外来人口。林头村每年都会有1-10场节日活动,列如妇女节活动,举办粤剧表演、游戏、做大戏,并且会在节假日有礼品派送。有些村民认为村子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有关土地买卖问题、河涌污染、交通堵塞。

村内建筑的照片。通讯员 林可欣 摄

居委会表示,现林头村一直在修缮,一点一点把村子装扮得越来越好。村内的房子很多都翻新了,但也仍保留着很多古桥古建筑。

村内大通桥的照片。通讯员 林可欣 摄

通过一天的走访村落活动,志愿者们感受到村民的热情,看见他们对村子未来发展前景的期待。本次调研活动是对岭南文化传播途径与方法进行调研,同时通过挖掘佛山古村的文化内涵、提炼古村文化符号,进一步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由内助推佛山市“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树立“文化佛山”形象,真正做到以文化聚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8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服务他人,贡献社会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为他人服务,为社会贡献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报道万千实践,体悟社会百味

为帮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践活动小队进行更广阔的宣传,让实践小队的活动影响更为深远。信息工程学院简报小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在编辑与排版社会实践小队的新闻稿…… 新时代文明志愿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5日,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出发的很早,他们今天的目的地十分明确,那就是本地的一个扶贫项目妙妙手……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信息工程学院7月14日,这已经是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的第五天,今天实践队的主要任务是参观调研位于夏庄村鹿邑县的另一个产业扶贫就业点—鹿……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3日,不知不觉中这已经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夏庄的第四天了。随着实践队每天的外……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支农到每户,发展产业齐脱贫

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2日,按照我校驻夏庄村书记司书记的指示,今天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鹿邑县秀梅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基地,此次走访目的是调查当……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五星红旗在心中,科技支农跟党走

五星红旗心中有,科技支农跟党走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1日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科技支农的第二天。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崭新的一天,就此拉……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追寻革命足迹,红色文化之行
2019年7月6日-7月19日,由企业管理学院学生组成的河海大学“新时代革命文化重塑与景观运营”实践团分队走访了常州、南通、徐州等地,探寻各地不同的革命文化价值以及景观景点的运营模式,从中挖掘革命文化在现…
听国际声音,话中华伟绩
听国际声音,话中华伟绩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七十载艰难曲折,七十载波澜壮阔,中国实现巨大飞跃。然而,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屏障,以及社交媒体的限制或误导,国际上对中国的发展看法不一。为此,浙江海…
巢湖学院赴岳西青天旅游发展调研:走进岳西明山寨景区
为突出当地文化旅游优势,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巢湖学院赴岳山青天旅游发展调研团于7月24日上午8点跟车到达青天乡明山寨景区。经过半个小时的路程,队员们安全到达明山寨脚下。大家带上行囊,向山寨出发。走进…
青春三下乡,满载而归
8月19日上午9时,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聚集在化学化工大楼A208,进行此次“三下乡”活动的收尾工作。大家把自己这几天写的新闻稿、策划书,拍的照片、视频进行归档整理,并开始了“…
豫北地区食品安全调查报告1
豫北地区食品安全调查2019年7月8日,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豫北地区食品安全调查小分队起航啦!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是食品危机就在我们身边,做为大学生的我们都没有引起相应的注意,更不用说…
探寻青马之路,践行青春誓言——翔梧班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综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受教育、长才干,洛阳师范学院第十三期翔梧班社会实践团队以“青春心向党,建功…
春风化雨育学子,朝气蓬勃向朝阳
7月15日,是“知而行之,服务社会”英村社区社会关爱服务队来到英村小学,也是老师们授课的第一天。课上,老师们通过形式多样的课程主题和妙趣横生的授课方式,让孩子们自由快乐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实践队…
不显山、不露水的林头村
6月26日佛山电(通讯员林可欣黄陈云)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致远义教队于6月26日来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林头村开展为期…
梦里水乡井头湾,似是遗珠落人间
8月17日至18日,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江华瑶族调研团走进江华县大石桥乡井头湾村,与当地村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井头湾村是一个少数民族特色村,也是国家级3A景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
巢湖学院赴岳西青天旅游发展调研:走进鄂豫皖边区第二次国共和谈旧址——汪氏宗祠
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红色文化特色品牌。巢湖学院赴岳西青天旅游发展调研团于7月25日前往位于青天乡青天村的鄂豫皖边区第二次国共和谈旧址—汪氏宗祠。团队成员们进入汪氏宗祠之后,宗祠负责人汪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