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中华,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诗词文化作为古人智慧和才情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此,河海大学“梦企航”支教团于今年7月赴贵州省水城县蟠龙小学开展暑期夏令营期间,特开设了古诗词课堂,以新颖的形式引入诗词文化,促进学生们对于古诗词文化精粹的学习。此次创新课程主要以古诗情景剧表演、“和诗以歌”及趣味诗词比赛的形式展开,力图将古诗学习生动化。
回溯大唐,重现古诗场景
“请同学们先闭上眼睛”,第一堂古诗词课正式开始之前,支教团老师如是向学生们说道。随着悠扬的旁白声传出,学生们缓缓睁开眼睛,只见身着传统服饰的老师站在中间,俨然一副古人模样。早在一个月之前,支教团成员李东凯和蔺小娟就已经在进行此次特色古诗词课堂的构思,最终敲定以一首《赠汪伦》的情景剧表演开启该课程。幽默的台词、生动的表演充分调动起课堂气氛,一阵又一阵的欢笑声在山间回荡。
“有没有同学想主动表演一首学过的古诗呢”,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纷纷开动起自己的脑筋,思索着表演哪首古诗合适。一句响亮的“老师,我们要表演《池上》”打破了适才的沉默,虽然没学过什么古诗,有几个一年级的孩子却都主动地举起了他们的小手。“小娃撑小艇该是什么样子呢?”听到老师的这一番话,几个表演的孩子立即摆出一副用手划桨的样子,眉头紧锁的样子更像极了正在用力划桨。“那偷采白莲回又要怎么表演呢…”在老师一步步的启发下,《池上》这首诗被他们演绎得仿佛活了起来。
“诗”“歌”交融,吟咏流传经典
相隔不到一周,团队开展了第二堂特色古诗课程。在给学生们上这节课之前,支教团成员间就如何进行特色教学预先进行了交流讨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经典咏流传》这一节目形式激发了成员们的灵感,“和诗以歌”的教学形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沿用节目《经典咏流传》的曲库,一首由支教老师自编自唱、经古诗《苔》改编而成的歌曲《苔》成为团队成员们的最终选择。
随着一阵悠扬的旋律传出,志愿者刘浩开始了歌曲《苔》的教唱,“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教室里老师和学生们的歌声融为一体,讲台下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无一不显露出投入的神情。一遍整齐的吟唱过后,支教团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经典咏流传》中支教师生合唱《苔》的视频。看到感人之处,不少学生的眼眶渐渐泛出泪花,害怕被老师看到,便偷偷用衣角擦去流下的泪水。视频播放的同时,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当提到这首歌是一名去大山支教的老师所创作的,讲台下的孩子们不禁联系到现实,“老师,那写这首歌的人是不是和你们一样呀”,一个学生举起小手这样问道。没等支教团志愿者回答,孩子们早已叽叽喳喳地讨论了起来,“真的诶,老师他们也是来支教的”、“视频里那个老师去的地方和我们这里还挺像的”…陆陆续续有这样的声音传出。“那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教你们这首诗吗”,随着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传到学生们耳边,教室重又回归安静,孩子们都低下了头,透露着并不知晓答案的信号。“苔这种植物呢,生活在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就像诗里写的那样,虽然苔花像米粒一样微小,依然像牡丹一样自豪的盛开。我们之所以教这首诗,其实就是想告诉你们要像苔一样努力生长,不管出身如何,只要肯努力,每个人都可以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听完老师的这一席话,孩子们的眼睛里仿佛都闪烁着星星般的光亮,充满着对未来的希冀。被问到想不想走出大山,每一个孩子都大声地吼着“想!”,声音中透露出的坚定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颇受触动。
趣味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作为特色古诗词课堂的最后一节课,在志愿者们的精心筹备下,团队特举办了一场趣味诗词比赛。支教团老师们也有意通过这种形式对学生们前期的古诗词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并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于古诗学习的兴趣。此次比赛共设三轮,分别为“你画我猜”、“古诗词背诵”、“文学知识竞猜”。比赛过程中,孩子们纷纷展现出自己的古诗词功底,尤其是“你画我猜”环节,学生们两两分组进行比拼,一个人将写有古诗词名句的纸片举过头顶,另一个人则要对纸片上的内容进行表演。或是努力摆出对应的动作,或是想尽办法将文言诗句转换成通俗的语言来讲述,“你看我这个动作!”,“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参与的每个同学都争分夺秒地试图通过表演或阐述以表达出所给题目的含义。另一边,猜答案的同学或是紧锁眉头在脑海里搜寻着学过的古诗词,或是抑不住兴奋大声地喊着刚想到的答案。
三轮比赛过后,为了对优胜同学加以鼓励,支教团老师也为他们颁发了提前准备的奖品,收到奖品的那一刻,孩子们的脸上满满地都是自豪。课后,陈莹同学(化名)告诉老师,通过这几堂课,她发现原来学习古诗词可以这么有趣,以后也要用现在学到的这些方法去学习新的古诗词!
以新的形式进行经典诗词教学,使稍显晦涩的文言古诗词摇身一变成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不知不觉间,学生们越来越体会到古诗词学习的乐趣。而孩子们的笑颜,即是对于梦企航支教团成员们所付出努力的最佳肯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9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