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七月,骄阳灼灼,我又踏上了下乡的旅程。这已经是我的第二次下乡之旅了。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依旧没变的是那份下乡的热情和期待,变化的是我的下乡身份。从跟着板块大佬的懵新“小朋友”蜕变成为更加成熟更加独立的板块大佬,我肩上的责任更重,我要做的事情的更多,我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多加关照初次下乡的小朋友们。其实,一趟下乡,说是旅程,不如说是征程,因为下乡需要长达两三个月的前期策划,而真正经历的却只有七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七天,却能让人体会酸甜苦辣,会让人感慨万千。
谈一下下乡的前期策划,需要考虑的东西多如牛毛。先是提前联系下乡地点的相关人员,还要了解当地的具体特点和村民的生活状况。然后开始考虑各种各样的活动方案,不仅要具备可行性和有趣性,还要评估活动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一个方案的确定往往是修改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让自己和别人满意为止,而方案的最终确定是直到下乡前都可能在修改,如果下乡的时候遇到特殊变故,我们还需要临时修改方案或者实行备用方案。幸运的是,在下乡七天的过程中,没有遇到突发情况,方案的大体形式基本没有变动,而内容上有稍稍的修改,各项活动的开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生老病死是人之生长规律,有些老人能够在晚年尽享天伦之乐,尽得子孙满堂之喜,有些老人却只能体味鳏寡之悲,品尝孤独之苦。这次下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活动是探访敬老院和养老院的老人,两者性质上是相同的,但是养老模式和环境又大为不同。敬老院由政府出面创建,主要是接受靠福利救济或低收入的老人。高科村的敬老院只有十几个老人,大都身体有疾病,行动不便。我们本想着和老人家玩一些互动小游戏,并送出一些礼品以表年轻人的小心意。没料到敬老院的环境却无法支撑我们游戏的开展,同时又因为老人行动不便,很多游戏都无法进行。于是我们坐下来,与老人们围成一桌开始了聊天,从起初的尴尬和冷漠逐渐变为活跃和热情,虽然有些方言我们不能听懂,但还是聊的很愉快,并且知道了老人们的过往岁月和当下的心酸苦楚。离开敬老院后,我陷入沉思,怜悯和悲伤之情冲撞着我的心灵。小小一方敬老院,那就是老人们的家,世人常说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虽然他们找到了一个晚年栖息之所,但他们的心是否真正找到了能够停泊的温暖港湾呢?
而高科村的养老院则由民间人士有偿创办,条件好太多。地方宽敞,设备完善,人员充裕。从与老板的聊天中了解到他是一位早年在深圳打拼,事业有成后便回到家乡从事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虽然养老院是有偿服务,但他也尽可能减少养老花销为老人提供最舒适的家。里面很多老人是坐着轮椅的,行动不便,说话不顺溜,但我们的游戏还是能顺利进行的,在套圈圈和击鼓传花游戏中,老人们玩得很开心。在茶话会环节给老人家提供了许多零食与水果,老人们也吃得很开心。从与老人们的聊天中了解到他们的子女多数外出打工无法赡养在家的老人。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子女与父母两地分离也实属无奈之举。面对养家糊口和陪伴家人的两难问题,大多数人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小时耳熟能详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了如今却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除了以上两个活动,还有许多面向村民活动,例如盛夏送清凉、乡野耕作,以及面向高科小学孩子们的活动,例如校园趣味运动会、环保大作战。看着孩子们在最童真的年纪里那最可爱的模样,我只盼望着他们在快高长大的同时也能保留多一点可爱、多一点单纯。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离绪千种,山水有缘再相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9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