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大大学生三下乡:寻访蒲松龄世孙,醉入俚曲戏
8月15日,山东烟台大学“YTU-winner”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深入聊斋城开展采访蒲松龄世孙、调查俚曲戏的工作。
聊斋俚曲二零零六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淄博当地为了加大对聊斋俚曲的宣传,也是建立了淄博市聊斋俚曲艺术团。而国家级聊斋俚曲传承人蒲章俊蒲老先生更是投身于聊斋俚曲的传播与传承之中,不曾停歇。
8月15日下午,在与蒲老先生取得联系后,实践团队进入聊斋城寻觅蒲老先生所在地。沿着一路的流水,实践团队赶到了俚曲茶座,见到了蒲老先生。恰逢一组十数人组成的旅游团到了这一处,蒲老先生示意实践团队成员先落座,待戏毕之后,再做讨论。
实践队员采访蒲章俊老师。
灯光四起,第一个曲调蹦出后,俚曲便开始了。蒲老先生手握话筒,目光炯炯有神,伴乐老师深情演奏,为大家演绎了一段无法言说的音乐盛典。
“《聊斋俚曲》呐,是蒲松龄蒲老前辈专门写给普通百姓的一部文学巨作。它与《聊斋志异》媲美,只不过《聊斋志异》是写给文学墨客的,而聊斋俚曲却是写给普通老百姓的,是用咱们方言写成的。”蒲老先生虽头发花白,但精神头却极好,说起俚曲简直是滔滔不绝。像是在分享一件宝物,小小翼翼又全数诉说。实践团队成员静静听着,时不时拿笔记录着,尽可能的吸取更多的俚曲知识。
交谈中,有实践队员提问:“那您是自己就很喜欢这个俚曲要去学的,还是因为家族关系不得不做呢?”听罢这话,蒲老先生笑着说:“我从七岁起就开始学着唱这个了。其实那时候啊,还小,哪里知道这是蒲松龄老前辈创作的俚曲,只觉得我老爷爷唱的好听,听过几遍也就会了。”回想起与俚曲为伴的过去数十年,蒲老先生感慨颇多。原来老爷爷每晚睡前给自己哼唱的小曲是俚曲,这是他从未想过的。不过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才会在孩童时期听到俚曲后便跟着学唱,一唱便唱了这数十年。
“前几年来这边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刚刚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后的那两年,来的人是太多了。这两年人少了点,也是会时不时有和你们一样来这边的人。还有对俚曲有兴趣的,有研究的,都会过来探讨一二。”说到传播俚曲这个问题,蒲老先生有自己的看法。其实蒲老先生是和政府签过协议的,要在这里为更广泛的游客传播这俚曲,弘扬这俚曲文化。“来这里的人,有老有小,文化水平也尽不相同,更是天南地北哪的都有。我在这里唱与他们听,听的人就更多了,传播的也就更广泛了。”
说到俚曲的传承时,蒲老先生的语气明显落寞了许多。“这俚曲本来是有六十多种曲牌的。曲牌,就是曲调、唱腔,六十多种,种种不同。但是却在传承过程中,丢了大半。后来有一些文化工作者,在村里老人的口中,也只是抢救回来了十几种。”说到此处,蒲老先生语气带着浓浓的遗憾,实践团队的成员也都低下了头。确实,可惜啊!
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探讨,让实践队员与蒲老先生越来越聊得来,大多还是围绕在俚曲的传播与传承上面。“那您有没有想过与附近的小学合作一下,让孩子从小时候就开始学习俚曲呢?”实践队员疑惑道。
蒲老先生解释说,已经合作了。“每个星期四,这个茶座里面坐的,就是那群小娃娃呐!学校也看重咱们这个俚曲的传承,早就把学生带过来学习了。孩子们那个认真劲呦,真真讨喜。旁边的小学也开展了艺术协会,要聘请我过去给他们教孩子呢。”
蒲老先生爽朗的声音在茶座里久久回荡,说到兴起时还会哼唱一段。一件白衫,一条青裤,虽眉发皆已发白,却精神矍铄,精神得很!
通过了解与学习,实践团队的成员也看到了聊斋俚曲的美妙所在。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你,都可以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9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