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自给自足“沙沱精神“复见当代“桃花源”

来源:重庆大学 作者:五彩石暑期支教调

数百年前,桃林尽头居一奇村,百姓安居,与世隔绝,复寻而不得。

渝鄂交界,苍茫的七曜山脉里,驱车穿过石子径,趟过悬崖,在参天古银杏树荫蔽之中,可得一村,唤曰金铃。

村中吊脚楼错落,瓜果藤蔓中,石板小路似有似无,炊烟和云雾在山间缭绕,阳光映照下来,透过云雾的山峰如同金色的铃铛。

这便是金铃村名字的由来。

重庆大学五彩石暑期支教调研社会实践团队有幸造访于此,开展传统村落建筑与文化遗产的调研。一路颠簸后,得见之景宛若仙境,采访村中百姓,又知这里的房屋建设全由自己动手完成,而未曾用政府资助的一砖一瓦。恍然之间,有种晋太元中捕鱼人造访桃源的隔世感。

老先生声色并茂,诠释“沙沱精神”

调研团队有幸采访到详熟当地历史文化的老先生彭大恒。作为拥有41年教龄的老师,彭先生是家谱的撰写人,他讲述了金铃第一大姓彭先祖的事迹和金铃的由来:

清朝末年,金铃乡起祖彭胜调职于四川忠县掌管军权,经过长时间的分居繁衍,其后人彭钰萧携家人来到了金铃村老窖定居,从此,彭氏家族在此地安居,并日益壮大了起来。

彭老先生说,在彭家人发展壮大的时间里,耕耘田地靠的都是自己的双手,赖粮食作物生存。囿于地处偏远,他们很难接收到外界的信息,也很少外销作物经商。满足了温饱后,他们便开始动手搭建住处,虽然可用的材料只有木头,智慧的金铃人却搭建起了冬暖夏凉、防潮多用的吊脚楼。由于这批劳动人民最早出现在金铃乡沙沱组,他们身上的这种品质也被称为“沙沱精神”。说到这里,彭老先生脸上洋溢着自豪,“我们从50年代开始生产制造面食,70年代从远方搬运器材发展电气能源,80年代接上了自来水,90年代开始自己修路造桥,打通和外地的联系,‘沙沱精神’确实是必须传承和发扬的文化”

彭老先生正在介绍家族历史 张心如/摄

“沙沱精神”造就建筑奇景

调研团队在彭老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特色的古建筑。除了风格迥异的吊脚楼外,还发现了屋檐楼阁上精致的雕花,“这是双凤朝阳,这叫独门坤唐,这个雕刻的是海螺,”老先生一一指出这些图案的寓意,“彭家大院雕花的石头,都是百姓从很远的地方搬运而来,地基打的相当好,这些图案也得以长久保留。”

随后,彭老先生特地来到一座廊桥,他指出,“这座廊桥前前后后修缮了三次,从来都是自己投劳投力,无需动用政府的一分一毫。起初,这桥只是满足行人通过,后来又加固到了车辆可以通行的地步,近年来为防范危险修建了栏杆,又为了装饰添上了廊桥顶和灯笼,曾经不起眼的廊桥在“沙沱精神”的滋养下成为了一道风景线。”

调研团队见到的廊桥 张心如/摄

“沙沱精神”下的金铃前途光明可期

金铃四面环山,奇岩怪石林立,金铃的后人藉由其轮廓,用诗歌赋予了他们灵魂,“石龙过江庙子岭,观音坐莲奇树平,金鸡飞过赶场岭,太公钓鱼坐金铃。”

彭老先生吟着诗,挥斥手臂,眼里尽是心驰神往。

除此之外,金铃还有一处占地面积不小的溶洞“广寒宫”,据当地人说,那里景色令人流连忘返,去走一遭,一天的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了。

谈到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彭老先生说,“金铃要发展旅游业,得靠文化包装,老天眷顾我们,带来了高山异石,百里溶洞,我们要让“沙沱精神”发扬光大,靠自己把他们打造成旅游景点。目前广寒溶洞正在排查危险要素,预计很快就会开放,盘山公路也将要竣工,这意味着会有更多人来到金铃。”

彭老先生带领调研团队参观的奇石 张心如/摄

对彭大恒老先生的访谈就此结束了。调研团队穿过银杏林离开了这片土地,村庄的轮廓也逐渐消失于绿叶之中。秋天银杏黄熟的时候,这里会迎来游客的高峰期,继承沙沱精神的金铃百姓将不断努力,将那个只存于幻想的桃花源带回现实。

文字:罗子鉴

图片:张心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0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师生赴渭南市博物馆参观学习暑期实践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渭南市博物馆暑期实践活动报告2024年7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支实践团队前往渭南市博物馆,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和志愿…… 李旭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金堆城钼业有限公司暑期实践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师生赴金堆城钼业有限公司开展暑期实践活动2024年7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师生们赴陕西省金堆城钼业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暑期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 李旭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能源化工系成功举办储能实验班科创实验期中汇报

化学化工学院储能实验班科创实验期中汇报工作顺利举行化学化工学院储能实验班成立以来,所有同学都已加入了科创导师课题组之…

贵州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以苗绣织梦,情暖化屋村

在这次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的“三下乡”活动中,我有幸参与了禁毒防艾宣传和民族文化调研的一系列工作。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盐河巷小吃街调研

2024年7月13日下午五时,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盐河巷,开展了一场有关食品…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参观豆丹培育基地

2024年7月10日下午,在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夏振强老师的带领下,“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参观汪恕有滴醋厂

2024年7月8日,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之参观汪恕有滴醋厂活动顺利开展。首…

最新发布

山东理工大学筑利民于心“平安桥”社会实践团在德州公路局进行考察
山东理工大学筑利民于心“平安桥”社会实践团于德州公路局进行考察为对剩余桥梁情况进行调查,总结不同的桥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以便撰写调查报告。2019年8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筑利民于心“平安…
实践考察丹江行
2019年7月9日星期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走进丹江口,助力河长制”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本次出行的重要目的地——丹江大观苑,对丹江口水库进行考察。尽管天气十分炎热,路程也很遥远,实践…
拜访王曾久大师 深谈桃雕现状
【暑期三下乡】拜访王曾久大师深谈桃雕现状来源:人文学院作者:付丽/文王浩励/文除云氏家族外,王氏家族也涌现出一些雕刻精湛的桃雕艺人。于8月12日,云渡桃雕调研小分队在村书记的带领下拜访了云渡村另一位…
非遗匠人胡廷贤:用双手编织梦想
湘西是背篓的世界,也是背篓背出来的世界”,自古以来就有“篓不离背”的民谚。湘西人的孩子是在背篓里长大的,孩子在背篓里能感受到母亲走路的节奏,这种节奏能陪伴他一辈子。——摘自纪录片《湘西》解说词…
对话河长,学习河长制
2019年7月7日至8日,为进一步了解河长制工作,我们走访了当地环保局和水利水保局。通过与河长制负责人对话,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河长制的情况,对河长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大力宣传河长制,当地环保局、水…
“筑梦水利行”社会实践心得体会4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意识到了自己本身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同时让我明白,我们不能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这次社会实践的经历,我们获益匪浅。因为我们见到了社会真实的一面,这是书本上所…
西农学子情系非遗,共谋云渡桃雕发展
【暑期三下乡】西农学子情系非遗,共谋云渡桃雕发展作者:陈露露/文厉静/图2019年8月1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江苏省泗阳县云渡桃雕调研服务队前往江苏省泗阳县文化馆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
实践小队对话河长
2019年7月8日星期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走进丹江口,助力河长制”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访了环境保护局与水利水保局,与河长负责人进行对话交流,对于河流生态治理保护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首先…
“筑梦水利行”社会实践心得感悟3
经过了一周的社会实践,我见到了社会真实的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我都记忆犹新,它给我带来了很多帮助和意想不到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给了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我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筑梦水利行”社会实践感悟
经过了一周的社会实践,我见到了社会真实的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我都记忆犹新,它给我带来了很多帮助和意想不到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给了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我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