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乡村教育 办好特色课堂
课堂是支教志愿者与当地学生的互动交流的主要阵地,因此课堂质量对整次支教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此次支教中,郑州大学微光志愿服务队从商丘市小李庄小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特色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开展通识教育 培育学习兴趣
翻阅地理教材、上网查阅相关地理常识、寻找代表性的图片做课件、和支教队员讨论上课流程等等这些都是志愿者正式上课前的“必修课”。为了让学生在快乐中了解、掌握这些平时接触不到的地理知识,志愿者还为同学们带来了地图拼图,让他们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继而培养他们自己探索地理世界的能力。
在讲解地理常识外,志愿者还具体讲解了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按照一定的划分规则,将中国归为几个大的区域,然后按区域讲解该地的自然情况以及风土人情,使学生对中国地理分区能够有一个清晰具体的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真正喜欢思考、喜欢学习。”王坤这样说到。
而作为一名教授自然科学的支教老师,姜欣同样也认可兴趣的重要性。“让孩子们能够知其然,也能够知其所以然,从而能激发孩子们对探索自然的兴趣。”她说到。在课堂上,她通过提出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原因,然后进行科学解释为学生解释成因。
例如,她会引出“雨后春笋”这个成语,使学生回忆起生活中雨后竹笋长得很快的现象,最后讲解是因为雨后春笋生长所需的水分得到满足加上竹子的生长速度较快等原因出现此现象。真正做到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兴趣。
用好思政课主渠道 当好成长引路人
为深入了解当地学生内心世界并且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支教队在支教期间开展思想品德课程,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家访等方式辅助教学,希望能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由于支教期间课时有限,支教志愿者在低年级课程安排采取由浅入深的原则,抽丝剥茧地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从学生所处的家庭、村落、学校等不同集体中出发,以“规则”为主线,志愿者向其阐释了集体中的处事原则、处理机体关系的方法、以及集体对个人的意义,使学生深入了解这些集体的含义和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最后志愿者则对其进行总结概括,升华到任何一个集体中去,讲解“规则”的重要性。
在“家庭关系”的课程上,志愿者给学生布置“为家人做一件温暖的事”的课下实践作业。课上平时一直调皮的常宇政主动帮助爷爷奶奶刷碗,还会为辛苦工作的爷爷倒上一杯水。“孩子的变化真得很大,上学的时候会主动与爷爷奶奶说再见,我真的很开心。”常宇政的家长说到。像常宇政的一样的学生很多,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所学的知识,真正让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
在高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程上,志愿者侧重为学生渗透“家国情怀”的理念。志愿者首先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然后使其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以及风土人情,从而教导学生要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志愿者们以问题为引导,讲解中从基本守则拓展到家国情怀、从个人家庭延伸到社会国家,希望为学生的品德教育扣好“第一颗扣子”。思想品德教育归根到底应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想品德教育与文化课不同,通过知识测试并完全不可以检测效果,只能通过学生行为的改变去探寻效果。”支教队志愿者张乾说到。
此次思想品德教育由支教队中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志愿者授课,深刻发挥支教队教师在立德树人时的关键作用。作为思政课教师,他们努力做到信仰强、情怀深、思维新,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做好学生成长引路人,在学生心中种下心灵美的种子,让学生成长的第一步迈的稳,引导学生遵守纪律、积极进取,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吹响红色主旋律 引领爱国强风尚
她冲破乡亲们的保护,挺身而出,对着日本兵喊:“别再杀害无辜百姓了,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刘胡兰。”这是商丘市小李庄小学文艺汇演的现场,五年级的全体学生带来了历史情景剧《刘胡兰》。剧中饰演刘胡兰的女孩是来自五年级的孙可人,她凭借着细致入微的表演以及慷慨激昂的气概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而这一场精彩的表演背后是支教队志愿者对于抗日战争的生动具体的讲解。
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支教队志愿者在历史课堂上围绕近现代时期的中国重点讲解,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到抗日战争等等,志愿者希望用这条时间轴线展现中华子女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探索。课堂上,志愿者改变单一授课模式,而是通过讲故事、让学生表演历史情景剧等形式来加深其对知识的掌握。课堂上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关注知识点本身到回顾整段历史,学生灵活运用读、写、演、说等生动方式与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历史课堂真正“活起来”,学生的爱国教育也不再空洞死板。
而另一边,支教队带来的音乐课也是一番热闹景象。“我们胸前的红领巾像那灿烂的朝霞一样耀眼,我们心中的理想像星星闪着光焰。”这首歌曲名为《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是支教队的音乐教师为学生选取的爱国歌曲之一,也是支教期间学生们在一起最喜欢唱得一首歌。而让经典歌曲在学生间“潮”起来,志愿者在对歌词细致的阐释以及对爱国精神的深刻的讲解上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例如,在教学生少年先锋队队歌时,支教队教师不局限于教授音符以及演唱技巧,而是带领学生回顾歌词,了解歌曲的背景以及含义。志愿者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然后再引申出作为我们国家的执政党的共产党,讲解其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走向富强。接着在理解歌曲大义的情况下,使学生传唱歌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我们应该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把国家引领向更加富强与美好。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虽然暑期支教时间相对较短,但支教队员相信只要支教课程合理,在这期间内也可以给孩子们带去丰富多彩的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拓他们眼界,引发他们对外面世界向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3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