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网8月20日电(通讯员 吴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精神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水平也做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理应更深一步的了解和弘扬中国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这就确立了文化继承的理论基础,也就回答了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问题,不仅是关系到当下至未来一个时期治国理政的大问题,而且是关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大问题。
探索中国文化,走近屈子,感受东方诗魂。为此我和我的团队去了屈原的故乡,秭归县。
湖北省秭归县是中国战国时代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宜昌市辖县,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此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主要的有屈原故里、屈原祠等。
屈原祠的古建筑搬迁复建于秭归县凤凰山,从而建成全国最大的地面文物集中保护点,使悠久灿烂的三峡古代文明与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相映生辉。
秭归县是中国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屈原祠广场上可望见长江,三峡的壮美景色令人流连忘返,今日远望长江水,可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所言非虚。自然就是有这样的魔力,给我们眼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水墨画卷。
龙舟飞渡,诗歌行吟,挂艾悬蒲……6月8日,一年一度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走进屈原故里湖北宜昌,寻找端午文化的“远方”。
在不少人眼里,端午节就是粽子节。端午,除了粽子,还有什么?宜昌的回答是:端午中有“诗意”,更有“远方”。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关于端午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纪念屈原说流传最广、最为人们所接受。纪念屈原,是宜昌端午之“核”。
屈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诗人,是中国诗歌之祖,宜昌也堪为千年诗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都曾在这里挥毫泼墨,留下4000多首诗作。对深受屈原文化影响的宜昌人来说,诵诗、写诗是献给端午的最好礼物。从《离骚》《橘颂》到余光中的《秭归祭屈原》、吉狄马加的《让我们回家》,千年诗韵穿越古今。端午文化,在诗歌的积淀中愈发厚重。
屈原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爱国优民、行廉志洁的高尚情操,励精图治、求索奋进的拼搏精神,改革法制、联齐抗秦的美政思想,与日月同光,与天地同寿。他历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博闻强志,娴于辞令。但腐朽的楚王听信谗言,弃忠信奸,放逐屈原,最终使屈原悲愤投江,以身殉国。
之后,我们去参观了三峡大坝,当我们走进三峡时还是清晨,边走边欣赏那美妙的风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白云迷漫,环视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外,似朵朵芙蓉出水。俯瞰足下,汹涌澎湃的江水一浪接一浪,一直冲刷着岸边的岩石,把岩石冲洗得非常光洁。我们先后游览了截流纪念园、坛子岭观景点和185观景点。到截留纪念园观赏时,我看到了为纪念修筑三峡大坝而幸苦劳动的工人们,设计者们用钢板把辛勤劳动的工人形象栩栩如生的雕塑出来了,虽然那不是真的工人,但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修筑三峡大坝水利工程的艰难。三峡大坝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的水利工程,是治理和开发的关键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和效益,就像毛泽东的一首诗:截断巫山风雨后,高峡出平湖。神女:若无恙,当今世界殊。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作为屈原文化的发源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肩负传承古文化的历史责任,新青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中国文化精英的成长、中国人民大众的生活都与屈原这个人物联系密切相关,屈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学习了解历史名人生活背景、成长轨迹、文学作品和精神节气,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国家新的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熟悉程度往往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名片”的前提和保障。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成为传承民间传统文化,进而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主力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5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