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安徽财经大学新时代·新青年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蚌埠市精神文明实践单位、省级示范社区龙子湖区建新社区,并采访了社区党委书记、市党代表、区人大代表于红。此次社区之行,队员们了解到社区居民丰富的精神生活,与于书记为代表的党小组和社区工作者的努力密不可分。
初访:居民眼中的好社区
早晨,队员们跟随指导老师来到了建新社区。在这个面积不大的旧社区里,四处可见数层楼高的树木和整齐的灌木丛,环境幽静宜人。由于我们与于红书记的行程冲突,我们并未在第一时间见到书记,而是先在社区中采访了居民,从他们的口中,我们感受到了居民们对社区治理的获得感、幸福感。
社区门口长椅上的老人告诉我们,社区里的树木已经长了很多年,近年来有很多小区私自将绿地改建成停车位和其他设施,建新社区党支部却坚持不动绿地一丝一毫,这才有了今天小区里“树林阴翳,鸣声上下”的优美环境。此外,社区工作者们在服务中心旁安装了供老人聊天读报的长椅,并提供了当日的报纸供居民阅览。为老人们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也提供了沟通感情和为社区出谋划策交流的机会。路边便捷先进的净水机、自动贩卖机也为居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在居民的交口称赞和诸多贴心的细节中,队员们对于于书记的敬意油然而生。
专访:心怀居民有情义有担当
建新社区服务中心位于一栋普通小楼里,外表看似简陋实则成果累累,凝聚了于红书记与党员们的心血。大厅里陈列着消防模拟设施,用来向居民普及消防知识和灾害危险。在二楼的会议室中,于红书记和社区党组织成员一起接见了实践团队的队员。会议室的墙壁上挂满了获得的荣誉奖章,显示了社区工作人员为建设文明社区所付出的努力。而会议室的桌子,更是凝结着于书记的良苦用心。在社区建设初期,正值2013年下岗的浪潮,许多年轻父母忙于生计,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关注孩子的教育。于书记了解到情况后,及时与蚌埠医学院、安徽财经大学的青年志愿者取得联系,请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的孩子辅导作业,还和社区居民一起从家里搬来桌椅,把会议室变成孩子们的学习场所。“我们不能让政府筹建的房屋用作展览,而要实实在在服务于人民。”从此以后,书画、机器人、乐高玩具等特色的课程先后在这间教室里开展,使孩子们收获了丰富充实的童年。除此之外,社区服务中心还新建了科普活动室,简单易懂地普及科学知识。一位支部书记说,于书记和她们早已把社区的孩子看做自己的家的孩子,每次看着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踊跃发言,或是学习成绩取得进步,她们都格外开心。
队员们跟随于红书记走上三楼,专门练舞的大教室窗明几净,“每到周末,总是坐满了前来听课的老人。”于书记告诉我们,老人会在周末一起前来学习唱歌、跳舞,如今越办越红火,也有不少临近社区的老人慕名前来。多才多艺的于书记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她对生活和社区的热爱传递给居民,让居民的精神生活愈发丰富多彩。
党员群像:心怀社区,乐观向上
近年来,社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政府职能,社区成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承担者。社区党员是基层治理的主心骨,是便民利民、为人民服务的关键角色。在建新社区采访的过程中,以于红书记为首的九位党支部书记给我们留下来深刻印象。这九位书记是清一色的女性,她们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超乎常人的热情,使建新社区成为先进文明实践单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典范。
建新社区包括多个不同类型的小区,住户们组成十分复杂。汉族居民占绝大多数,和傣族、回族等六个少数民族共同居住;住户中既有老党员、省级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也有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在社区成立初期,住民各自抱团,邻里之间的摩擦也时有发生,给社区工作开展带来了不小困难。为了解决居民们思想不统一的问题,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积极充当中间调解人,响应全市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建立了楼长责任制,使社区工作人员对于事件能迅速反应、也便于党建工作及时高效开展。在社区党建方面,运用三会一课等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得新思想、新理论平易近人。同时,发挥先进模范、老党员的感染力,逐渐形成全社区良好的氛围。
“不必为困难而烦恼,所有的磨难都会变成光,照亮前行的路。”于红书记的话,也是全社区党员的共同心声。在不断努力和成功的同时,展现了当代党员的责任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6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