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龙隐路1号,桂海碑林博物馆内,一位中年男子,手握墨包,淡红色的朱砂在宣纸上慢慢点染,一条条精美的纹路缓缓诞生,一幅原汁原貌的石刻拓片就此诞生。
(图为韦可祥作品)
“石刻传拓,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韦可祥先生满是坚定的说道。
传者,相已继续也。石刻传拓技术的根本意义便在于此。石刻传拓跨越千年,为我们弥补史书的不足,订正谬误的文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工艺和文化价值。韦可祥先生是桂林第四代石刻传拓技术传承人,也是广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图为韦可祥先生个人资料)
师从百家,独立一派
1997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没有任何石刻传拓技术基础的韦可祥来到广西桂海碑林博物馆工作,跟随馆内的四位老师学习石刻传拓。
“馆内有四位老师,各有所长,我就取其精华,再融会贯通,形成我的风格”,韦可祥先生说。在桂海碑林博物馆内,主要有“乌金拓”、“朱拓”和“蝉翼拓”三种类型的拓片。“乌金拓”做出来的拓片,墨色深邃、表面光洁、字迹清晰。“蝉翼拓”最能反映石刻真实情况,墨色淡雅,利于长时间保存。韦师傅总结两种拓片的风格,创造出独具自己风格的石拓。现在,馆内有四名弟子跟随韦师傅学习。
心无旁骛,潜心笃志
“我是一直到2012年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项目,为了传承石刻拓片,我就参报了”。韦师傅于1997年到桂海碑林博物馆工作,在参加工作 的十来年中,韦师傅基本上是独自进行拓片。直到2012年后,韦师傅才开始收徒。
“拓碑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一个人会很枯燥。有时去偏僻的野外,自己孤零零一个人,陪伴的只有蚊虫蛇蚁。但我不觉得这枯燥,因为我很喜欢,做这件事让我很享受。”韦师傅的话语中流露出对这份工作的慢慢热爱。
尽管韦师傅现在已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他依旧醉心钻研。“我曾经在2013被国家图书馆邀请参加全国性的拓片会议,那次会议,让我学到了很多”。回来后,韦师傅在用纸、工具等方面做了改进,拓片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图为韦可祥先生对团员讲解石刻)
躲进小楼成一统,哪管他春夏与秋冬,这是韦师傅对工作的坚持;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这是韦师傅技艺超群的原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韦师傅对技艺传承的态度。愿桂林石刻传拓技艺蒸蒸日上,让桂林文化大放异彩!
(图为韦可祥先生与调研团成员合照)
(责任编辑:叶茂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7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