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红色基因 引领创新发展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 作者:陈浩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亦是改革发展开放40周年习近

平书记曾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过“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中国铁路实现井喷式地发展。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与国家经济发展休戚相关,与国家共同奋进。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追根溯源,故念往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南京市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探索这个已有111年历史的国有大型企业。

7月10日下午团队成员们如约到达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新大楼,在这里成员们受到了宣传部部长韦林的热情接待,谈到公司的百年历史韦部长说道“一个制造生产企业能够拥有一百年的历史不被淘汰已经是很少有的事情,更何况我司依旧可以在行业中起到领头作用,这是少之又少的”。浦镇机厂于1908年建成投产,浦镇机厂虽属清政府官营企业,但经营权、管理权却操纵在英国人手里。由1908年开始,浦镇机厂一直从事配件生产,以及桥梁、轮渡、驳船及机械设备维修工作。至1914年开始维修铁路机车车辆。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结束了英国人操纵工厂的历史,厂内生产管理事务由中国人自行管理。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2月日军侵略南京,浦镇机厂被日军占领。国民政府于1945年10月17日接收工厂,恢复浦镇机厂原名。1952年11月,铁道部为加强对中国机车车辆工业的领导和统一规划,浦镇机厂改为铁道部直属工厂,工厂更名为铁道部浦镇机车车辆修理工厂。在1953年开始的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铁道部调整铁路工业结构,确定浦镇工厂只负责修理铁路客车,自1954年起停止铁路机车、货车修理业务,工厂更名为铁道部浦镇客车修理工厂。1958年,浦镇工厂在修理客车的同时开始制造客车和货车,试制了21型客车。1969年起,浦镇车辆工厂成为铁道部定点制造客车的工厂,开始批量生产23型餐车。1970年6月,铁道部与交通部、邮电部下辖的邮政部合并为新的交通部,浦镇车辆工厂亦改称交通部浦镇车辆工厂。至1975年2月,铁道部由交通部分离,从新恢复了铁道部,工厂重用铁道部浦镇车辆工厂的名称。2007年,中国南车集团整体重组改制,发起成立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浦镇车辆厂于2007年6月27日成立为有限责任公司,主业重组改制为“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同年11月,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更名为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在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是一个红色革命发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早期建党活动据点,并发起过多次工人运动。王荷波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当年他就是在这里成立了南京市第一个工会组织——浦镇机厂中华工会,并在1922年与王国珍和王振翼在这里成立了南京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小组——浦口党小组,从此组织领导工人群众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投入了工人运动。

宣传部部长韦林在采访最后更是提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崛起的中国,依靠的是基层奋斗者们点滴的汗水和努力的日常,这是祖国伟大复兴进程中最好的柱脚。中车浦镇公司一直把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大力实施员工素质工程,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搭建员工成长平台,畅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为打造一支有信念、会创新、讲奉献的员工队伍不懈努力。中车浦镇公司同时非常重视青年干部的培养,公司员工近七千,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员工三千五百多人,超总员工数一半,并且在领导班子中已经有两位80后,中层员工更是出现了90后的身影。中车浦镇公司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开辟多个海外市场作为年轻人历练的舞台,系列化的全面更加有助于年轻员工的全面发展提高个人成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韦部长说道,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企业奋斗目标。他向我们展示了中车浦镇公司的企业家文化,宣传部与团委策划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很好地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端午节的“粽香情浓”助学活动给员工子女发放补贴更是很好的激励员工提高自我,关爱家庭。中车浦镇公司将员工关怀的的却却、真真实实落在了实处,在致力于企业发展、员工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员工生活品质的提升,这种种举措都有助于员工全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也彰显了中车浦镇公司的人文关怀。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铁路跨越了一个时代的变革,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交通强国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铁路如破竹之势走向全世界,“中国高铁”,“中国速度”,“中国标准”我们被附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标签,我们铁路正在一步一步地绘画着交通强国的宏伟蓝图。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铁路必将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承载着我国人民的中国梦在开往中国伟大复兴的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9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三下乡|之江小队—厕所革命,享受文明新生活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当今一件民生“小事”已成为农村人民关注的大事,它就是“厕所革命”,燕山大学之江小队社会实践服务团以此作为主题展开了相关调研,以助推新农村建设。2019年,河北省“厕所革命”…
自卫反击胜利40周年
曾经,有那么一群热血青年,他们背负着祖国人民和家乡父老的希望,踩着“八一”的鼓点,毅然踏上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生死战场。那是一群十八九、廿二三岁青春似火的青年,是他们的无私奉献,英雄无畏的气魄换来…
语淡情深的岁月表达
一枚枚勋章、一张张证书向我们展示着历史长河中的那一段战争史、奋斗史、血泪史,每一本证件、每一段话语都经由时间的积淀,带着沉重的分量。7月3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追根溯源,顾念往昔”暑期社…
弘扬中华国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第70周年,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追根溯源,顾念往昔”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一次大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医作为一门经验学,一门观察了数千年的经验学,是一套依…
乡镇采访
7月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追根溯源,故念往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苏州分队走访了苏州市吴中区的东山镇和临湖镇,近距离采访了村官、民企经理、果农、渔民等,以此来切身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乡镇的不…
致敬祖国,献礼教育
2019年,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同行,国家发展日新月异,教育事业气象万千。从新中国教育建设起步到实施义务教育,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攻略到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
心怀赤诚,不负韶华
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作为青芒队的一份子赴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高科小学进行了为期7天的下乡活动。在本次历程当中,我自身无论是作为学生的身份孩纸作为引导学生的教师的身份,都有了偌大的收获。7月8日早晨…
不负相遇,不负好时光
又一个令人难忘的夏天,又一次别样的旅途。仍记得,去年的我是一个懵懂的队员,今年的我却成为了一个板块负责人。角色的改变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也让我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部分学生的问题。可以说,这次…
总结反思,收获经验
从7月8日到7月16日,为期八天的三下乡顺利“收官”了。对比去年,我个人感觉今年的三下乡条件更加艰苦、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了,简而言之,就是更像“下乡”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就生活环…
趣味横生,尽在根子
萧伯纳说:“人生不是一只短暂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在我看来,这句话无疑是我们青芒队本次三下乡活动的最真实写照:我们带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