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十天的支教之旅,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辅导作业和准备课程,都是些很平常的事情,但有些美好就藏在这些细枝末节的故事里。
初次相见—极强的挑战性
刚开始,我并不是上芜湖民俗课程的,而且我也没有上这个的打算,毕竟对于一个刚接触芜湖只有两年连芜湖著名景点都没有观赏过的外地人来说,这个课题极其富有挑战性,然而我就真的接受了这次的挑战。从五月份知道我的课题开始,拖到七月份考试周结束,花了两个月接触了解芜湖民俗文化,三天准备我的讲课内容,却没有信心能讲好这节课。对芜湖的陌生感强烈的打击着我的自信心,这时,队长给我推荐的一个学生让我眼光一亮。
对张欣悦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她第一节课在破冰游戏时的自我介绍。一个瘦瘦高高的小女生,眼睛就像《红楼梦》中曹雪芹形容王熙凤的那样“一双丹凤三角眼”,狭长的眼睛让她看起来很不好相处,而且她还带着手机,塞着耳机,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学生看起来也极其富有挑战性。后来,队长跟我说,其实这个女生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很好相处,关于这一点,在备课过程中,我深有体会。
准备过程——共同的努力
从打算将张欣悦加入我的课程中后,我就将原先准备的内容都改了。刚开始,只是打算自己听一听张欣悦眼中的芜湖民俗,将她眼中的家乡文化与我准备的相结合。后来就想到,与其听我转述,不如直接让她自己讲,同龄人讲课会更加富有趣味性,而且我们之间能够相互补充,我补充她的不足,她填补我的陌生感。既然做了决定,那么就要开始执行了。
虽然时间很紧,但是因为多了一个人与我共同努力,我好似没有原先那么紧张,也多了一些信心。
芜湖民俗有很多,我挑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芜湖方言、走马灯、戏曲。张欣悦是说她的经历,而我则是更加具体的介绍。比较困难的就是芜湖方言了。张欣悦要用芜湖方言介绍一下自己,而她的语速本来就很快,如果用方言说话就会更快,她在课后默默的练了很久才将逐渐语速放缓。
最后结果——一起进步
上课前,我听她最后一遍说课,给她指出不足。
刚开始,她因为紧张,时不时的会看一下我,后来进入状态,逐渐变得游刃有余。与同学的互动,畅聊着他们共同的家乡—芜湖的特色民俗;观看走马灯的视频,感受家乡民俗文化的美好;介绍戏曲,邂逅唱腔与方言的完美结合。而我更加具体的介绍了芜湖方言、走马灯与戏曲。芜湖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芜湖也很多不一样的灯,比如十兽灯、无为鱼灯;芜湖也有很多特色的民歌戏曲,比如梨簧戏与大桥民歌,方言是这些民歌与戏曲的最大特色之一。
很幸运,这十天,我们在一起努力,我们在共同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11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