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至14日,“化硅”调研队队员对山东大学控制学院18级同学、山东财经大学18级同学、潍坊学院建筑专业18级同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17级同学进行了线下采访。本次线下采访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当下大学生对于科研的态度和参与度、学校或学院关于科研方面实行的措施和政策。
就这四次采访结果和自身情况来看,笔者得出如下结论。与程序设计语言关系密切的专业的同学(如计算机、软件、控制等)最早接触科研,也是接触最深的,笔者认为有三点原因:第一,学习程序设计语言本身就是在实践,也就是说这是个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第二,这些专业的科研硬件条件大多只需一台电脑就可以,学生在宿舍里即可实现;第三,很多比赛需要程序设计语言,这也促使这些专业的学生更早地进行实践。而像建筑、材料、化学等专业接触科研的深度较浅,本科阶段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多是广而浅,而科研项目大多是专攻一点,需要较深的理论知识,大多数本科生的科研是浮于表面的,很难深入进去,所需的科研硬件条件较多,大多只能在实验室进行操作,十大比赛也基本没有针对这些专业的比赛。总的来看,科研对本科生阶段的大多数专业很不友好,仅仅对一小部分专业张开了双臂,本科生应该正确地认识所学专业,很多专业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有些深度的科研需要很多年的时间,在此之前要韬光养晦,不要因与其他专业的对比落差丧失对专业学习的信心,更不要邯郸学步。
此外,笔者还发现了本科生接触其他学院的同学的机会较少。就采访来看,能够与外院同学相识的不外乎以下途径:选修课或者通识课上认识、参加同一校级范围内的组织等认识。这就造成了很多科研项目的队长在寻找队友时被迫选择同一学院的队友,但很多科研项目理论上讲不同学院之间的同学参加效果可能会更好。控院的18级同学因加入了学校的创新班,结识了物理学院、能动学院、机械学院的同学并一起立项,在大一就获得了国家级立项。无疑,创新班给他们提供了交流平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13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