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大学生走访百岁老人 感受壮丽70年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杜晶晶 杨建华

(通讯员 杜晶晶 杨建华 蒲小梅)7月14日,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出彩河南人•口述中国梦”庆祝建国70周年大型调研团深入新乡市长垣县罗镇屯村开展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主要是引导村民以口述的方式讲述建国七十年来个人生活、家庭以及村容村貌的改变等,通过对不同老人的采访,以小见大,了解建国以来的发展变化。

调研前志愿者们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当地情况,最终决定选择该村的康乐养老院作为采访地点。这里是老人们颐养天年的地方,而这些老人同时也是祖国发展变化的最有力见证者。

团队调研员向敬老院老大爷了解他眼中家乡40年的变化历史。通讯员 蒲小梅摄

上午十点志愿者一行来到了康乐养老院,入眼的是平坦宽阔的石灰路、郁郁葱葱的果树,耳边依稀听见林中传出的戏曲声,这些都让志愿者们感受到了养老院环境的舒适,也令志愿者们对本次采访充满了期待。

感谢,大起大落不忘党

在院长王大姐的带领下,志愿者首先见到了孙守道爷爷。孙爷爷今年79岁,家是长垣县蒲东区贾寨村的。据王院长介绍,孙爷爷年轻的时候,他的大哥不幸过世,留下了三个孩子,为了照顾这三个侄子,爷爷一辈子没结过婚,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非常感动。在采访中,孙爷爷只字未提养育孩子的辛苦,只是多次感谢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他说:“现在好了,过去窝窝头都吃不上,现在能有白馒头”,很简单的话语,却听得志愿者满腹心酸,但从中也确实能窥见发展变迁的影子。问及身边有变化吗?孙爷爷一脸笑容地说:“有啊,没有变化我能回来吗?变化大了!”他说养老院很好,环境好,看病也不难了,给报销,每个月还给他们发一百块钱补贴。在采访最后,孙爷爷坦言:“感谢党啊,领导好,我有一肚子话,可我说不出来”。质朴的话语,包含了一位老人在经过大起大落、发展改革后内心最诚挚的感情。

团队调研员与敬老院老大爷合影留念。 通讯员 蒲小梅 摄

感恩,不忘初心跟党走

在采访完孙守道老爷爷后,志愿者们正准备请王院长介绍一下情况,从小道上又过来了一位老爷爷。一听要采访,非常高兴,很愿意给志愿者们讲讲他眼中这些年的变化。他说:“你们知道快板儿吗,我给你们说个快板儿。”说完便自顾自地说起来,大概就是说有了共产党,让大家不在封建社会,妇女有地位,大家一律平等。

这位老爷爷非常健谈,他说:“我觉得我现在好的很,我在这儿住了八年了,护工好、环境好、吃的好、住得好,我这精神也好,这都是呀党的领导好。”问到老爷爷的情况,他说他叫孙景合,今年82了,志愿者们都很惊讶,因为看老爷爷走路虎虎生风的样子确实不像八十多的人。爷爷说:“我身体可好了,我天天早上去锻炼,饭也好,白馒头,一份儿菜,我好喝小米汤,我一回喝两三碗”,说完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

孙爷爷很感谢共产党让他现在过上好日子,他说“信神不如信共产党的好政策,信神他能给你一颗粮食,他不能,共产党能啊!”、“我死了以后当鬼也不能忘共产党的好”。不是多么华丽的语言,却道出了一位老人最本真的心声。最后,爷爷悄悄说:“我心里头感动的很,可我说不出话来,”这句话说完,他的眼眶已经有些红了,志愿者们内心也很酸涩,但同时又有一种国家发展壮大的自豪感溢满心间。

图为敬老院老大爷在向团队成员展示说快板。 通讯员 蒲小梅 摄

感动,党的光辉照我心

最后,志愿者采访到了来自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桑集村的贾淑英老奶奶,贾奶奶今年85。21岁的时候因为想念母亲去了东北,在那里工作生活了60年。81岁,又因为孩子回到了家乡。问到现在生活有什么变化,奶奶说,有变化。问她在养老院的生活怎么样,奶奶说:“比搁家强,国家照顾的好,对老人关心,都挺好。”从交谈中,志愿者发现老奶奶似乎有点不善言辞,即便这样她也表达了对国家的衷心祝愿,她希望祖国发展越来越大发,越来越好。在即将离开的时候,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说:“下次还来啊。”那一瞬间,大家都很难过,同时也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来这个地方,跟这些爷爷奶奶们交流谈心。

调研的时光转瞬即逝,告别热情诚恳的爷爷奶奶们,回程路上志愿者们内心激荡。虽然只是一次简单的采访,但是足以让大家明白祖国七十年来的不断发展。以家窥天下,从小“家”中可看到一个乡村的物质更迭、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每个人越来越多的笑容,从而展望国家的发展变化与时代进步。

团队调研员与敬老院成员合影留念。 通讯员 蒲小梅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15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河南学子入乡村,暖心普法在路上
河南新乡8月22日电(通讯员余战江古辰海宋风婉)对于全体人民来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人能凌驾法律之上。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
河南大学生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
(通讯员张敏赵玲芝李妍)“青山有幸埋忠骨,碧水悠悠伴孝情”。7月14日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出彩河南人·口述中国梦”庆祝建国70周年大型调研团来到了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村,探访许世友将…
关于沙坎村劳动力短缺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探索
在多日深入调研沙坎村后,通过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拜访村委会等多种方式,我们发现该村存在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村内劳动力短缺且劳动力素质不高。居住在村子里的村民,以老人小孩为主,绝大多数青年人…
山东理工大学忆“沂”生辉实践队感受沂蒙红色精神下科技的魅力
8月21日,实践队抵达临沂市科技馆,实践选址在这个地方的原因是为了调查建国70周年以来所兴起的经济建设产物给予临沂市发展改革的影响。在队长陈奕龙的带领下,队伍来到了科技馆一楼。随着路标的指引,全体实…
淮阴工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关“淮”留守儿童,助力乡村发展
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深情嘱托,7月8日至8月9日淮阴工学院深入淮安市和平镇中心小学校外辅导站,开展以“情系祖国在我心,温暖童心助力行”为主题的暑期支教活动。这已…
激素药物的现在与未来
激素药物的现在与未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学生赴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关于激素药物的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调查8月19日2019年7月14日至7月20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17级谷莹莹、洪瑶、罗…
聚焦民宿安全问题,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概述:2019年8月1日至14日,我们展开了“江南地区旅游业民宿安全调研”,在实践过程中,走访了苏州境内的周庄、沙溪等地以及上海的部分旅游景点,针对消费者以及经营者进行了访问,从中了解到对民宿市场存在的…
中国矿业大学渭南行实践团开展实践活动
正值脱贫攻坚战进入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响应祖国的号召,承担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渭南行实践团深入陕西省渭南市基层开展了为期8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辅导员…
青岛大学生赴台儿庄:保护革命遗址,弘扬红色文化
为学习红色文化,保护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7月16日,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70”红色小分队走进枣庄台儿庄,进行为期三天的红色调研活动。实践团队通过参观台儿庄大战遗址和大战纪念馆、发放调查问卷以及…
山东大学(威海)农田智能助手团赴环湾百利农业示范园调研
8月19日,山东大学(威海)“坚守农心,圆梦山东”农田智能助手团到达青岛环湾百利农业示范园进行实地调研。环湾百利农业公司进行现代农业新技术创新,建成以设施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科技示范、和观赏、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