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国七十周年、南京解放暨渡江战役胜利七十周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我们开展了红色精神传承与当代思政教育调研的实践项目。从雨花台到科技馆再到南京各大高校校园,我们通过一路采访调研对此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线下—— 我们发现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或者是职场上的中年人、已经退休的老年人,他们普遍有着比较深的家国情怀,在提及红色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时都表现出了比较高的认可,甚至在高校校园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各类时政时事也能够侃侃而谈。
然而我们也发现思政教育现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1.认同但不了解。我们采访的很多路人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一听到“红色精神”、“党和国家”、“马克思主义”之类的关键词,往往是毫不犹豫地表达出认可和支持。但当我们把问题深入,却发现很多人其实对具体内涵并无太多了解,表现出“我只知道这些东西是对的,但我不是学者专家,我并没有什么意见和看法”的姿态,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个话题是“敏感的”,不想就此接受采访;
2.观念没能随时代及时更新。受访的老年人群普遍有着较高的爱国热情,但存在的问题是,部分老人对这类问题的印象还停留“毛邓时代”,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于当下最新的进展十分清楚。他们一部分人对于最新资讯的接收途径受限,没有年轻人丰富,自己也没有想要了解的迫切需求。
3.学校课堂教育“照本宣科”。高校里不乏见解深刻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已经较为独立,对相关的问题都能给出自己的看法。然而大家普遍的感受是,相当一部分高校里的思政教育课堂仍停留在填鸭式的状态,大家的思政观念形成很少是来源课堂的,于是课堂教育更多流于形式,考前背书突击也成为常态。
线上——调查问卷——红色文化、思政教育、新时代社会主义
南京市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同学们对其了解并不深,大多流于表面而没有进行深入探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更加自觉的传承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为革命事迹永流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人都表示赞成或者理解,极少部分的人有不和谐之音。他们认为思政教育可以但没有必要。这恰恰体现了思政教育并未到位,仍旧有人没有对思政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见目前思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形式还有待改善。
大家关于思政类的学习和活动称得上种类丰富,团委组织在其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全国各大高校展开的青年大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和团日活动,成为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一环。由此可见,近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力度,也落到了实处。
至于党校培训、讨论会、座谈会等,就是社会思政教育的体现。尽管在调查人群中,步入社会的人士占比较低,但此类社会上的思政教育所占比例并不小。可见不仅仅针对高校本科生,对于社会各界人士,思政教育已经较为普遍。
大家对造成思政教育作用大相径庭的原因亦众说纷纭。获得最多人认可的因素是个人认可的程度。内容形式,师资力量包括学校与社会的重视程度都属于外部因素。这些因素所占剧的比例都已过半。说明除自身的主观因素外,外在条件也是思政教育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红色精神传承和思政教育是需要长期坚持和发展的大工程,人的精神和信仰状态的建立和演变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慢过程。我们肯定思政教育进步的同时,也要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对其做出响应的调整。比如高校的思政课,正在学生不断的提议下逐渐从课堂走向实践,如火如荼的“学习强国”也受到了许多上班族的好评。红色精神和思政本身是庞大的、艰深的理论体系,所以,把复杂的道理简单化,把高深的理论变得深入浅出,也许这是更加普及思政教育的关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16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