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40千克,2016年,全国城市垃圾的年产生量近3亿吨,且每年以8%到10%的速度增长。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80多万亩,全国600多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1/4的城市已无地可埋。
正所谓,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2019年7月15日,绿色智行实践队采访到厦门市集美城发环卫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敏强及业务一部相关负责人,了解垃圾分类的中后端转运工作。
准确定位垃圾分类
实践队员们了解到集美城发主要负责中后端转运工作。在采访中,业务一部负责人向实践队员们表示,自2019年1月1日起,公司正式开始负责大件垃圾的处理。此外,公司还推进了玻璃、陶瓷的回收工作,目的是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程度。
从2017年厦门开始全面实行垃圾分类至今,集美城发一直在对垃圾转运工人进行培训工作,从中后端着手避免“集中转运”的问题。业务一部负责人表示,在现阶段,居民还无法完全正确分类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这为垃圾处理的中后端工作带来了困难。此外,公司指出,如果居民将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混合,正常情况是给予警告,若情况严重,则进行处罚。实践队员们还了解到,集美城发将对厨余垃圾进行二次分拣,而其他垃圾走直运(垃圾转运车定时定点收集沿线的垃圾,直接运送到大型压缩中转站或垃圾处理厂),进一步降低清洁楼的转运压力。
实行垃圾分类不能仅局限于居民区,校园、办公室等场所也需要进行推广。在居民区里,居委会可以积极号召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让党员为他人树立垃圾分类榜样。在校园里,校方可以采用多样的宣传模式,如文艺汇演等,同时可以积极组织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让垃圾分类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垃圾分类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认真”二字,来不得半点虚饰与花哨。应该看到的是,分类工作是一个长久、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像那些大工程、大项目有着立竿见影的成效,它需要的是慢工出细活。完全做到分类的背后实则是千百万居民的行动自觉,而这一点却最难。
精准使用智能化
现代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离不开与智能化相结合。队员们从负责人处了解到,现阶段的中后端处理依托于厦门智慧管理平台。该平台显著提高了垃圾转运的完成率、及时率等,并且通过设备的监督来提高管理效率。目前GPS跟踪系统已投入垃圾运转使用体系中,但还需进一步配备相关技术人员和相应设备。公司表示,智能设备在前期的投入成本相对较大,经济效益低。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智能化设施的后期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后期仅需要部分维护成本),而效益也将提高。此外,负责人对团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希望团队可以结合智能化设备与相关法律法规来解决垃圾转运车的接驳问题。
坚持垃圾分类不动摇
生活垃圾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垃圾的合理利用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虽然在我国生活垃圾产业尚未成熟,但是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生活垃圾产业在未来必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垃圾分类创造的是一个无垃圾的社会,一个使资源循环再生的社会,而这一切只需要居民的举手之劳。对垃圾分类进行有效的分类处理,既可以改善环境卫生,又能提高垃圾的资源化率,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垃圾分类从现在做起。
(文/涂雪彬 图/周婧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16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