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8月22日讯(通讯员:王龙)暑期支教虽然并不能给山区的孩子带去完备的知识体系,也不能彻底改变山区教育的现状,但每位支教老师都寓情于教,奉献出自己的知识与热情,把温暖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接触到更为五彩缤纷的世界,燃起内心努力学习的火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鼓舞山区孩子努力学习的作用。
短短一周的暑期支教转瞬即逝,但我仍然无比清晰的记得每一天发生的大小事务。2019年6月29日清晨,一支队伍从浙江理工大学出发,经过长途大巴的一路颠簸终于来到嵊州王院村,拉开暑期支教的序幕。吸引更多学生来到支教课堂是第一天安排的重中之重,于是开始了挨家挨户的“纳新”活动。因为中心小学需要重新装修,文化礼堂变成了支教课堂。礼堂很久没有人使用,地上十分潮湿,厨房里面杂乱不堪,水槽早已积起了厚重的油脂污垢。当地小超市买好洗碗布、清洁球,经过几个小时的打扫,整个礼堂焕然一新。
把温暖带给孩子,用汗水筑梦成长。6月30日,开班之前,支教成员首先自我介绍,用幽默有趣的介绍让小朋友们快速熟悉所有老师。之后介绍了浙江理工大学的校园氛围以及外国语学院的学院特色。同时两两组队,分成四组,分别交了英语、法语、德语和日语的日常简单用词和对话。开班后的第一节课便是诗歌朗诵。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向祖国表达恳切的祝福,支教老师特意选用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教材进行上课。之后便是手语课、美术课和体育课,希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学习的同时锻炼身体,培养兴趣。
支教山里别样“红”。2019年7月1日,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共产党一路以来的艰辛,支教队伍特别开设了一堂红色文化课。上课之前,全体师生来到操场国旗面前,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慷慨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在这片土地上格外响亮,孩子们的少先队礼右手五指并紧,高举过头。课堂上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立,又是如何度过危险的,并在课程快结束时让孩子们一起在黑板上画下了中国共产党党旗,并写下了对党的生日祝福。其他的诗歌写作、科技讲座、音乐和手工等,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敬老文化。7月2日,两位老师在上课之余,支教队伍的其他六人带上水果,前往嵊州王院村的敬老院,给当地老人带去温暖和关爱。到了敬老院,和他们说明来意之后,大家便拿起了扫把,开始打扫卫生。由于天气阴沉,取消了原本计划的帮忙清洗床单、被子等物品,开始和大爷们聊起了天。等大爷们吃完水果,我们便和他们道别,回去继续陪伴小孩子。
安全第一,警钟长鸣。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需要仔细呵护。小孩子的安全意识非常淡薄,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各种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危险该怎么处理非常重要。2019年7月3日,支教队伍就给孩子们上了这么一堂安全讲座课,希望他们能学到更多知识,能更加注意自己的安全,并让他们牢记报警、急救、消防等电话。
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7月4日,是浙江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赴嵊州王院村支教实践的第五天,同样也是为孩子们进行支教授课以及作业辅导的最后一天。为响应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的垃圾分类,实践团队成员们在黑板上画出四种垃圾分类标识,仔细讲解四种标识的意识,并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应该如何分类。孩子们听完讲座能够区分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为环保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9年7月5日,实践团队成员和孩子们一起举办了一场文艺演出,用于展现孩子们这一周所学和实践团队成员的才艺等,并邀请了孩子们的家长前来观看。孩子们之前的努力学习以及前一天的彩排,使得这次演出圆满结束。最后,实践团队向家长和孩子们致辞,并表达对孩子们的关系和祝愿。下午,实践团队成员一起实地调研当地的垃圾分类情况。
2019年7月6日,实践团队成员乘坐同一个大巴,在部分孩子的注视下挥手告别,踏上了回校的旅程。
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名族的希望。暑期支教能带给他们的知识少之又少,希望通过支教老师的全心付出,点燃孩子们探索更为广阔的世界的火苗,并为了不停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19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