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赴平遥实践团——一阁一戏,小舞台展大世界,
2019年8月20日,早晨起来就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看样子是一晚上都没有停歇,我们的行程也跟着推迟了一点,直到雨停。为期两天的古城探索已经告一段落,为了了解更多关于古城的非物质文化,我们出发前去拜访了山西平遥非遗中心霍文忠主任。
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纱阁戏,平遥纱阁戏人俗称纱阁人人,又简称纱阁,是山西平遥地方传统手工技艺之一。 因最初常置放于有碧纱罩遮的阁内,故名。是以传统戏剧为题材,采用多种工艺和手法制作成戏剧人物,然后置于木阁内。一阁一戏,一戏一场,犹如小小舞台,供人欣赏。平遥纱阁戏人填补了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一项空白,已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戏剧和民间美术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是平遥古城所独有的一份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主任说:“这是濒危项目,没有市场,新时代发展过于迅速,人们都在接受新的东西,对一些老的旧的已经淡忘,所以没有年轻人传承,并且传承人也已经去世。”
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盲戏,恰好这段时间他们在平遥县各地表演,据了解,盲戏在旧社会是平遥农村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经常会请一群表演者到村子里来表演,缓解农村生活的疲劳与乏味。但现在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娱乐项目也很多,盲戏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盲戏表演者的现状是,入不敷出,没有人请他们表演了,也就没有收入了。只有政府出钱,支持盲戏巡回表演,让它不消失的那么快。现在的平遥乃至中国仅剩十几位还在从事盲戏表演,平均年龄60。老人手艺人屈指可数,招徒弟也是困难十足。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盲戏,更多盲人会选择按摩等,因为有市场,工作稳定,赚钱多。
盲戏不比其他非遗项目,他们没有特色的服装妆容道具,表演者就跟观众打扮一样,存在感太低,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且是方言表演,观众听不懂。若是改成普通话,又无法满足表演的押韵要求。所以才导致了盲戏在当今社会不受欢迎甚至无法立足。
主任还告诉我们可以在清虚观、非遗博物馆找到纱阁戏相关资料。于是,结束专访后,我们匆匆启程去了非遗博物馆,渴望寻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到非遗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整个博物馆的陈列,整齐干净而大方。有《爷孙俩》泥塑,还有绣花枕头和绣花鞋等等,富有地方文化特点并且美观。在观赏过程中,解说员为我们介绍了其中某些物件的来历及有关故事,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古城文化的神秘和美妙!
古城虽美,可一扇门两个世界,城内古色古香,城外又是另一片景象,也许时代的迅速发展让某些东西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依然有一些人,在默默守护它们,他们的信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19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