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言: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一场久别的重逢,能够在与彼此的接触中收获不一样的见闻与感动,能在对方的生命中点亮一盏小小的灯,足矣。”这个盛夏不同寻常的两周里,酸甜苦辣样样皆有。这场重逢,是一场修行,是一次成长。
7月26日
团中央“推普脱贫攻坚”
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云飞支教队 续梦再出发!
重返宁蒗 情系彝乡
大手拉小手 推普脱贫大课堂
2019年7月30日,云飞支教队来到了大二地中关村希望小学附属幼儿园。希望用课堂讲解、游戏互动、心理交流,帮助孩子们树立普通话意识,理解普通话内涵,拓宽孩子们视野。支教队员们通过自我介绍、游戏互动等趣味活动和孩子们熟识起来,在游戏的同时也促进了普通话的学习。最后支教队员给小朋友们发放《幼儿普通话365句》、普通话宣传手册日用文具,鼓励小朋友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走访调研 让推普炽情洒满小凉山
按照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2019年继续开展“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相关精神,云飞支教队聚焦精准,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创新丰富推普形式,通过“基础调研+推普宣传+志愿辅导”的方式,因人制宜,对当地各类人群进行了普通话培训。
8月3日,云飞支教队来到了村委会及大二地中关村希望小学老师沙文明家里,开展“重言传身教 讲述最美的语言”基层干部及乡村教师普通话培训活动。
支教队员通过走访当地村民,调研了解到一是由于地处偏僻,村民们靠山吃山,家庭子女较多,学龄前儿童未受教育,村民们缺失基本的普通话交流能力;二是生活村镇地方方言交流较多,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较少,造成普通话传播力度有限。但是通过这两年的推普脱贫政策,让很多辍学的孩子重归学堂,村民的生活也逐渐好转。
为传承红色基因,锤炼高尚师德,寻访红色记忆,颂扬革命故事,7月31日,我院云飞支教队成员在推普脱贫实践中寻访了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烂泥箐乡大二地村的沙爷爷,沙爷爷是一名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在经历走访入户、走进校园,此次实践队走进农贸市场,在面对面了解村民生活情况的同时,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向他们推广普通话,帮助他们提高文化水平。
队员们不怕泥泞、不惧炎热,广泛深入群众中,乡政府、乡卫生院、田间地头、集市、村民活动中心、农村合作社、快递收发点等都留下了队员们认真的身影。
七彩课堂 放飞梦想
如果不曾支教,从未想过三尺讲台的魅力和操场的欢腾
如果不曾支教,从未体验初为人师的忙碌和答疑解惑的欣慰
“手语”“绕口令”“唱红歌”“书法绘画”
“七彩”课堂携带童真梦想跨越高山、飞向远方
开设手语小课堂,“言为心声,手作心语”,通过手语的方式让孩子们打开心扉畅谈所想。支教队员依据自身的师范专业特点教孩子们唱儿歌、绘画、做手工,准备沂蒙红色故事图片,带领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经典,引导孩子们争做中华经典解说员。
粉笔字教学、普通话口语培训、阅读写作训练,十八般武艺齐上阵,回头看,仿佛只是在夕阳里站了一会儿,就拥有了这个暑假最快乐的时光。支教的队伍带回了山间蝉鸣和微风的合奏,如同清泉般流淌进我们的心窝,诉说着一片片土地最迷人的魅力,一个个孩子最质朴的心愿。
“有道德情操,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沙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三十多年来坚守在乡村教育事业一线,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依旧像一轮明月,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希望之花,照亮山村里的孩子走出大山的路,也启迪了我们的为师之路。
当我们走进课堂与孩子们互动时,他们眼睛的光芒里,带着对知识的渴求;一点点跟读学习标准普通话时,那是世间最美好的画面,是重复着的天籁之声。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感受到了身为一名教师在普通话传播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作为师范专业的一名学生,推广普通话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道阻且长,行且将至,推普脱贫攻坚,我们在路上…——高伟
朱兆芳在感悟中这样写道:“短期支教不可能填补城乡教育的鸿沟,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为孩子们带来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东西,让他们知道未来无限广大。尽全力助他人,凭一心做自己,这是一场助人渡己之旅。”
在宁蒗山水间,弥漫的永远是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山区特色,云飞支教队用他们的脚步丈量每一寸乡间小路,用他们的耐心、真诚和热情似火,来书写一段又一段助己渡人的支教故事。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标之策。”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扶贫工作
提出的明确要求
云飞支教队推普脱贫行动永远接力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0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