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集美大学法学院踏梦志愿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队”的口述史组,可以说是2019年这个夏天我最难忘的经历。
不知道是不是一种执念,心里深处总是认为口述史组的工作更能去反应社会问题,你能从你接触为数不多的残疾人中,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同时,通过记叙他们的励志故事,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一步一脚印
看起来,口述史组的工作好像很轻松、很有趣,只需要去残疾人家里聊聊天,写写文章。我原先也是这样认为。但实际上,它的工作远不止这样。我们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章,不管是《家庭抗逆力》也好,还是一些著名学者的文章以及一些关于残疾人口述这方面的公众号推文也罢。阅读的过程很漫长,也很枯燥,有时候因为知识水平还不够,并不懂得其中的点。这其实会影响到最开始对口述史组的热情,但因为是自己的选择,也就需要坚持着完成好每一个任务。
进残疾人家里前,首先是要列好一份完整的提纲,其中的问题不能过大过泛,同时也不能有一些触及到他们的敏感词汇。回来后我们需要整理逐字稿,一字不差,甚至连停顿几秒也需要标注出来。这真的是一个很磨人时间和精力的任务,考验着自己的耐心。而在入户过程中,有时候谈话过程会遭遇卡壳,这需要我们良好的应变能力。
在一点一滴中成长
到目前为止,去过几次残疾人家中聊天,在谈话中理解着家庭抗逆力的形成。懂得了残疾人在残疾期间总是会有一些因素在支持他们,例如亲人的陪伴、朋友的支持等。也配合社工一起带小组活动,看到了残疾人他们活跃参与社区活动以及上残疾人家中慰问。我也在这些活动中学到了很多——残疾人并不都是消极悲观的,并不应该都被贴上“弱势群体”的标签。他们有的仅仅是身体上某个部位的不方便,即使这多多少少会影响到生活,但他们自身积极乐观,笑对生活的态度甚至远远比所谓的“正常人”更浓烈。现在的残疾人大多开始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结伴出游,并不会局限在家中,我们应渐渐学会摘下“有色眼镜”去看这类群体。
加入“踏梦”,带给了我很多成长。让我能从大一就接触到与社会工作这个专业有关的实务。也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方向。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入户对象中有一个70岁的阿伯,他虽然接受着专业社工的服务,但内心却是对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的认可度很低,认为从事社工很苦很累,是低教育水平的人,才会选择的职业。因为在聊天过程中建立的信任关系,阿伯也会关心我们的就业方向,认为社工太过辛苦,非常认真地给我们建议,认为应该去学习其他的,这让我开始反思——如果连你的服务对象都觉得作为大学生的人不应该从事社会工作,那这个专业的价值在哪里?我想,像专业课老师所说——这个专业的路还很长,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提高社会的认可度。
收获成长 未完待续
告白“踏梦”,这个夏天,我们都是追梦人,一颗颗炽热的心因为“踏梦”相遇,进入口述史,我们有幸接触到“不一样”的人群,通过书写残障人士的故事,向社会展示他们的生活状态、抗逆力形成的脉络。以此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即使“我”身体不便,但“我”依旧热爱生活、追求生活、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笑对人生。是“踏梦”,也是残障人士他们,让我们改观了对残障人士的看法,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告白“踏梦”,因为这段小小的旅程,我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小伙伴,也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得到了专业上的成长。这段旅程,永远未完待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2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