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大学生三下乡:心之所往,星火相传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郭一娴

“他天天都穿着他的一身军装,胸前挂着很多的奖章,每天早上准时来到这里,去园子里的墓碑前转一圈。”“当时是我第一次拿枪执行任务,打枪的时候手都是抖得,所以这个事我记得最清。”红色、革命、家国,这些鲜活的字眼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新时代青年当立传承之根,展宏图之志。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增强青年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意识,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之所往,星火相传”代表队于7月5日通过集中调研的方式参观拜访了新乡市烈士陵园,新乡市张堤村村等地,在这里开启他们的追溯之旅。

队员们抵达烈士陵园。通讯员 张静怡 摄

访烈士陵园,感军人情怀

实践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对烈士陵园中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进行了参观和了解,途中遇到了几位在院子里的大树下乘凉的老人,他们向统一服装的队员投来好奇的目光,于是队员们便主动迎上去,热情地跟老人们打招呼,通过和其中一位老大爷的交流,他们了解到,老大爷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经常来这园子里的广场上和几位老友谈心聊天,打发闲散时光,当队员们问到关于陵园内英雄的事迹时,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表示自己并不是很了解,建议队员们去问问园子里的其他人,说着便低下头若有所思地摆弄着手里的东西。

队员们在烈士陵园门口与老人攀谈。通讯员 张博康 摄

当队员们准备结束交谈,去往下一个目的地的时候,大爷仿佛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眼神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哎,我想起来这个园子里每天都会出现一位老兵,比我的年纪稍微大点,他以前带过兵,打过仗,退役后便回到了这里,现在年纪大了,本该安享晚年,但他却天天都穿着他的一身军装,胸前挂着很多的奖章,每天早上准时来到这里,去园子里的墓碑前转一圈,对墓碑周围进行打扫和整理,凡是经常来这园子的人都知道他的”这无心的几句话立刻引起了实践队员们的注意,与大爷继续交谈了几分钟后,队员们又询问了园子里其他的人,希望能够找到这位身穿军装,在大家眼里行为有些“古怪”的老兵,几位较年轻的阿姨们听了我们的询问后,像引起共鸣般说道:“对,有这个人,我们一开始都觉得他挺怪的,因为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他都会穿着他那身衣服准时来到这里,不过后来想想,因为他曾经是军人,可能这是他的一种个人感情的寄托吧……”当队员询问阿姨去哪儿能找到这个老兵时,阿姨摇摇头说:“具体我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儿,但他每天早上都会准时来,这都中午了,他应该已经走了”说过之后,其中一位阿姨还热心地给我们指了老兵经常出现的地方,每个队员都不由自主地把目光锁定在那个地方,静静地看着,没有再说话,被老兵的行为所感动,虽然错过了和他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但通过大爷和阿姨的讲述,队员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退役老兵那浓厚的军人情怀和护国爱民的奉献精神。

队员们向周围老人询问关于老兵的事迹。通讯员 陈世恒 摄

忆战争旧事,悟爱国之情

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实践队员们来到新乡市张堤村村进行走访,追寻那些藏于农村地区的红色经典故事,队员们刚走到村口,便遇到一位极其热情的老大爷,他穿着军绿色的裤子和白色上衣,左手手里提着个小马扎,右手提着一杯水,主动过来跟实践队员们打招呼,询问道:“你们是大学生吧,这么多人跑到乡下干什么呀?”队员们热情地回应了大爷并说明了来意,经过简单的交谈之后,实践队员们得知大爷姓郭,原是南阳市人,18岁自愿参军入伍,刚入部队就被分配到广州军区,支援抗美援越战争,是一名主要负责后勤保障的人员,部队的食物供给、药物供给和武器弹药的供给都是要依靠他们一车车地运往前线。当队员们问到大爷在战争中有没有经历什么典型的爱国护国的事迹时,郭大爷很激动,立刻撑起小马扎,坐在路边,开始了他的讲述:“当然有了,那可有好多类,嗯……”大爷思考了一会,“我给你们讲一讲最令我印象深刻一次经历吧,那是在一次晚上执勤的过程中,班长带着我们几个兵,去军队的营地外执勤,我们也说放“潜伏哨”,当时是夜里12点多,年轻的士兵熬不住,打起了瞌睡,这时班长忽然在草丛中看到几个黑影子,在判断清是敌人后,他迅速把我们叫起来,带领我们拿起枪,对着黑影一阵扫射,天亮了才发现,我们晚上一共打死了8个人,都是敌方派来偷袭的人。当时是我第一次拿枪执行任务,打枪的时候手都是抖得,所以这个事我记得最清。”队员们听过后,关怀地问老大爷当时有没有受伤,现在的腿脚走路不利索是不是当年战争留下的,老大爷却摆摆手说:“没有,没有,这是我近几年因为年纪大了,生出的病,以前当兵的时候身体好着呢。”实践队员们听后都嘱托郭大爷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同时也为郭大爷当年勇敢的行为感到深深的钦佩与骄傲。

队员们听抗美援越老兵讲述战争故事。通讯员 张爽爽 摄

进村之后,实践队员们又先后走访了几家被赋予“光荣之家”荣誉的家庭,在这过程中,队员们遇到一位老夫妻,他们的儿子已经当兵入伍十多年,留下他们老两口互相扶持着度日,当问到他们想不想儿子的时候,老人本来笑容洋溢的脸上闪过一丝哀伤,声音有些哽咽地说:“当然想了,几年都见不上一次面,不过知道他在部队里好好的,我们也就放心了,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已经习惯了。”虽然老人说的云淡风轻,但队员们还是能体会到两位老人的无奈与想念,他们只有这一个儿子,除了他,没有其他子女,即使这样,他们也依然支持儿子保家卫国的当兵之行。队员们的心中受到很大的触动。

队员与村中光荣家庭了解具体家风。通讯员 刘慧影 摄

队员们实践活动过程中还采访了许多人,有像郭大爷那样为国奉献过的老兵,有像村里采访的老夫妻那样支持儿子为国奉献的家属,不论是谁,都让队员们从他们的故事与经历中感悟到我们的“初心”精神,自觉投入到的红色精神传承中来,立“为民服务,为国奉献”之志,争做优秀新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2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考研大满贯宿舍聆听她们的考研经验一、宿舍成员及上岸院校2……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了聊城大学2025年五四表彰暨“青春榜样”宣讲会。传媒技术学院……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解读恋爱信号 打造健康恋曲”阳光心理大讲堂活

为引导学生树立“平等、尊重、包容”的恋爱价值观,助力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4月23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607开展了“解读恋爱信号,打造健康恋曲”阳光心理大讲堂活动。……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传媒技术学院参加聊城大学2025年广播体操比赛

为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质水平,彰显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4月19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南田径场举办了2025年广播体操比赛,传媒技术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此次…… 荆煜轩 王雯萱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线上培训活动

为增进学生对西部计划政策的了解,提升西部计划笔面试通过率,4月7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线上开展西部计划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由传媒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张戈瑜主持,邀请到优秀志愿者……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宣讲活动

为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热情,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3月23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开展了西部计划宣讲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传媒技术学院202……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青春筑爱 颐养同行”志愿服务活动

为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月22日,传媒技术学院于颐乐家园养老院开展了“青春筑爱,颐养同行”志愿服务活动。传媒技术学院第七届青…… 荆煜轩 刘玺诺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传媒】积极参与“‘就选山东’起航齐鲁”聊城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

为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强化产教协同育人机制,贯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通道,3月20日,聊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于东校区原世纪大道承办“‘就选山东’起航齐鲁”聊城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步履不停,前进不止
今天是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郑州地标性建筑物——二七塔进行社会实践宣讲。在过程中,在与受访者的交流中,我不得不感受到黄河流域的雄浑壮阔,淮河流域的勃勃生机。水从雪山缓缓而来,向汪洋奔腾不…
传统技艺,由我们来传承
七月的厦门天气十分炎热,但也阻挡不了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塑梦-呵护未来”爱心服务队的热情。7月12日,实践队如期来到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东宅村,展开为期八天的暑期夏令营及调研考察生活。华夏大…
情系千载白玉瓷,共话瓷都发展计
2019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古窑赋釉青嘉庚化瓷新”实践队前往世界瓷都——德化县。通过走访相关单位,了解德化县陶瓷产业在供给侧改革下的工作成果与产业发展前景。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
三下乡感悟:山清水秀黄山寨,钟灵毓秀鲍店人
2019年7月5日至8日,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十二名成员在合肥市庐江县黄山寨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实地,设施感受了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山寨是安徽庐江县罗河镇鲍…
大学生三下乡:追根溯源,初心不变
夏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干热的风裹挟着蝉鸣扑面而来,“好热呀!”尽管如此,依旧抵挡不了实践队员们参与活动的热情。7月5日,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之所往,星火相传”实践团队来到新乡市张堤村村…
你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世界就像一片无尽海,我们各乘一艘船,海浪绵绵密密拍打着我们手中叫做命运的桨,在一个风清日暖的日子里,我的船靠岸了,码头的名字叫作——踏梦港。想过放弃迷茫中前进这一次的停靠不会太久,和一些拥有火…
河南大学生三下乡:传承革命精神,争做优秀新人
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增强青年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意识,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之所向,星火相传”代表队于7月5日通过集中调研的方式参观拜访的新乡市烈士陵园,新乡市张堤村村等…
山东大学(威海)餐厨垃圾调研团前往河南省邓州市调研
7月20日——7月22日,山东大学(威海)餐厨垃圾调研团河南小分队成员前往邓州市展开实地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访谈,了解目前河南省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的举措。7月20日团队成员来到了邓州市与负责餐厨…
山东大学(威海)餐厨垃圾调研团前往威海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实地调研
7月9日,山东大学(威海)机电与信息工程餐厨垃圾调研团一行前往山东省威海市城投餐厨垃圾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了目前威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的现状以及在垃圾分类政策下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发展前景。威海…
山东大学环保公益会水质检测团在高潮村的调研活动圆满收官
8月22日上午9点,山东大学环保公益会0706水质检测团来到今天的目的地——高潮村——进行新一轮的居民走访和水质检测活动。九点半左右,团队成员乘船来到当地的自来水厂,这个水厂是周围几个村子自来水的总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