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云团低坠,地板微湿,闷热和黏腻在空气中交缠。
早餐后,我们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江坊村和红军遗址。江坊村的“胜占清溪”堂、八家屋和柳恕娄谦堂均始建于清朝,规模宏大,是客家建筑的典型代表。时光如利刃,痕迹斑斑的它们却越显古朴与静谧。江坊村会龙廊桥在田畴山野间的清澈溪流上架起,作小憩和遮风避雨之用。屋桥中设有神台神位,氤氲香烟缭绕其间。位于长校村的红三十四师101团部和红军医院是红军战士途经此处时用以休整与治疗伤患的房屋,灰色外墙上红军十二军团所书写的字迹还清晰可辨。一场战争,使身着藏蓝衣衫的客家人与热血红军战士相识,也让两种文化相互交融。
无论是江坊村还是红军遗址都让我感触颇深。我们是成长在中国和共产党荫蔽下的一代,有幸不曾见过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之前我在哔哩哔哩网站上看过一个致敬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视频,创作者用剪辑的手段将整段近代史以更直观、更具视觉冲击的方式巧妙地呈现在观者眼前。高呼“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的先行者,“此番赴死是为革命”的辛亥女杰秋瑾,五四运动中在前线冲锋陷阵的青年学生,“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的张自忠将军……先辈以生命之代价绵延国家之命运,吾辈没齿难忘。
午休时,这些情感一直在我心中起伏澎湃,直到下午与政府的座谈会才将我堪堪扯回现实。
在座谈会上,我们有幸与镇中的几位企业主和电商代表见面,共同探讨长校镇农村电商发展问题。长校镇的电商企业并不如我们所了解的那般只局限于农产品外销,它们还囊括着塑料制品、模具等产品。不同企业的互相学习,在场队员的虚心请教,渊博教授的出谋划策以及企业主们对于保鲜技术落后、物流交通滞后等问题的无奈叹息……如何扩宽销路、延长产业链、吸引人才回流无疑成为重中之重。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也许我们难以理解上一辈人特殊的情感和情怀,但也无法忘却先辈沉重的付出。只有踏着他们的血迹,继续前进,才是对他们的绝不辜负。这些铭记难道不也可以是贯彻习近平精准扶贫的思想,为实地考察长校镇电子商务和旅游文化发展状况尽一份心力的作为吗?
之前一直觉得夜里的感思更有深度,但也不知这些文字会不会成为未来对自己的调笑。心得也不过就是记录一时的所感所想所思所悟,而真正的思想却无时无刻在变化。
2019年7月15日,落下帷幕。
(文/蔡雪岚 图/吴梦 严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2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