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学子三下乡:访安兜林后现状 晓枋湖梧桐进程 大学生网报7月11日厦门电(通讯员王桐谣王嘉訸钟思思)7月11日,集美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厦门市城中村改造调研”实践队前往湖里区枋湖社区进行实践调查。 枋湖社区包括7个自然村,其中两个村已进行改造。为了进行直观对比,队员们将第一日的实践活动地点确定为未改造的安兜村和林后村以及已改造的枋湖村和梧桐村。 待改的安兜林后:脏乱差、与城市风貌格格不入 拥挤不堪仅能勉强通行一辆车的狭窄街道,恶臭刺鼻而又未经分类的垃圾,高矮不一且破旧密集的建筑,裸露在外、错综盘结的电线,大批的的外来务工人员,隐患大、杜绝难的消防问题……这是安兜村、林后村的现状,是城市中未改城中村的缩影。 (安兜村杂乱的电线、建筑。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黄斯怡摄) 在参访林后村的过程中,队员们与林后清洁场的督导阿姨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的工资只能勉强支付这里的房租,一家人挤在面积不大的屋子里,工作辛苦却还得不到年轻人应有的尊重”。此外,队员们了解到,教学资源的紧张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得不选择回到老家上学,成为留守儿童。本地人对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基层工作的不认同,也使得城中村家庭在快节奏的高楼大厦中的归属感很薄弱。 (林后清洁场阿姨。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黄斯怡摄) 改后的枋湖梧桐:净齐优、伴城市发展欣欣向荣 街道干净整洁而宽阔;垃圾分类指示牌显眼而准确;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建好的安置房视野开阔、绿化率高;小区门口24时保安值守,并装有人脸识别系统,进一步保证了社区的安全;社区周围有小吃店,便利店,小饭馆等,基本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这里是枋湖村、梧桐村改造进程中的基本情况。 (安置房小区。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黄斯怡摄) 队员们前往枋湖社区居民委员会,向枋湖社区党委书记请教一些具体信息。枋湖村和梧桐村的改造,均采用了拆迁后就地安置的方式,改造过程中大部分的居民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但仍有少部分居民持消极态度,对改造工作比较抗拒。面对这一现象,社区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地对居民做思想工作,挨家挨户宣传政府的政策,解决居民们的需求和担忧,努力让居民们感受到政府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关心。政府在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同时,将城中村的整体环境与整个城市形象接轨,使城中村由“脏乱差”逐步转型为“现代化都市”。为了更好地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条件,由政府政策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共同出资。枋湖社区发展中心应运而生,这是当地政府解决被征地居民生活来源、群众共享社区发展成果的惠民工程。目前,近7000名社区居民加入了这项利民共创,入股率占居民总数的99.9%。社区居民们已经每年盈利分红,极大程度上提成了居民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解决了辖区内上千人的就业问题。此外,我们发现社区内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每个垃圾投放点都能见到垃圾分类监督员、垃圾分类宣传栏;交通出行方面,社区周围遍布公交站,不远处就有brt站点,正在修建的地铁三号线进一步解决了出行压力,带给居民更多生活便利。教育方面的形势比较严峻,随着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整个社区目前大约仍有4000多人的教育资源缺口,政府正进一步通过政策调整,使得每一个孩子享受到该有的教学资源。针对城中村中违规幼儿园遍布的现象,政府已坚决彻查。对安全隐患较大,证件不全等有关幼儿园进行了停业罚款或吊销资格证等有力措施。 (枋湖社区居民委员会座谈。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黄斯怡摄) 在枋湖社区,队员们近距离走进了城中村,看到了复杂的居住环境,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群,听到了“厦漂”苦涩却激情的内心,记住了巷子里老人脸上的憨笑与慈祥。城中村改造任重而道远,整个社会都需要对城中村抱有信心与耐心。 “为人民谋幸福”是习主席的经典语录之一,城中村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来自于党的好政策。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当结合所学知识,从实际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深入了解社会现状,参与建设美丽中国,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为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美丽厦门,城中有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3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