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集柚成美”科技支农实践队7.22心得体会

来源: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 作者:集柚成美

此次实地走访,现场观摩,虽累,但却受益匪浅。烈日炎炎,不歇奔波,与果农交谈,走崎岖山路,体验割草锄地……一日奔波,大家都很疲倦,但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心与满足,对课本之外知识吸收的满足,对乡间充实生活的崇拜……站在山顶,眺望远方的柚海,拿起锄头,感受劳作的辛劳。工匠精神到底什么?是手艺人的完美作品,是建筑师的精益求精,也是,每一位农民工不辞辛劳守护的果实。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劳动者,因为他们,才会有健康的生活。

参观过程中,学生们通过眼观、手摸,耳听等方式,真正地深入农户、田地、种植区,切身感受到自然的力量,感受到红色泥土的芬芳,感受到农业技术的实用,感受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感受到果农的不易,感受到幸福的来之不易,更一步理解了国家之所以提倡“创新创业”之意义,理解了红色赛道现实意义的重要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3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纸塑狮头文化承古今,大圩古镇民俗聚人心

(通讯员:吴玉凤陈梦瑶张巍)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青春力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保护,1月9日至12日,广西师范大学“桂影流韵·纸狮承辉”实践团成员前往桂林市大圩古镇开…… 吴玉凤 陈梦瑶 张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三下乡”:解读友谊关的“爱国”语言景观

(通讯员:吴玉凤陈思思)1月13日至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语言景观实践队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友谊关进行为期七天的寒假“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旨在通过…… 吴玉凤 陈思思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语言解读中越历史,景观遇见爱国之心

(通讯员:吴玉凤陈思思)抵达友谊关,跨越百年风霜血雨,见证中越情谊变迁;透视语言景观,解读中外话语编码,挖掘爱国情感互动机制。1月13日至20日,广西师范大学语言景观实践队前往广西…… 吴玉凤 陈思思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三下乡:乡俗逢纸狮,桂情系非遗

(通讯员:吴玉凤陈梦瑶张巍)走访大圩,与民众面对面交流,重拾乡里邻间的舞狮记忆;礼遇非遗,与传承人对话,聆听纸塑狮头技艺的前世今生。1月9日至1月12日,广西师范大学“桂影流韵·纸狮…… 吴玉凤 陈梦瑶 张巍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纸塑狮头文化承古今,大圩古镇民俗聚人心

(通讯员:吴玉凤陈梦瑶张巍)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青春力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保护,1月9日至12日,广西师…

曲园学子三下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激发振兴新动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践行青春使命,构建美丽乡村

为了锻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1月15日—24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志愿服务队在淮北市相…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涌泉回川宣讲队去往乐山一中宣讲

1月23日河海大学涌泉回川源泉队到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进行返校宣讲活动步入大学已经有一个学期,团队中的同学们已经…

最新发布

峥嵘七十载,筑梦新时代
7月8日,“郑在观察团”实践队前往郑州市金水区庙张社区,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建国70周年以来的变化,深入基层,从群众眼中看建国以来的沧桑巨变。在与社区的安保人员协商好后,队员们进入社区与正在社区门口乘…
参观蜜柚示范园,基地实践见真知
“彤云叠叠耸奇峰,焰焰流光热凝翠。”“集柚成美”科技支农实践队的活动在如火如荼的进行。7月23日清晨,实践队的队员们早已整装待发,来到天意蜜柚示范基地,在农业科技站林顺杉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解蜜柚种…
感知发展,铸就未来
7月14日,“郑在观察团”的社会实践结束了。在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中,队员们通过采访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深刻感受了建国70年以来带来的变化,感悟到人民对国家的感谢,认知到我们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这十天…
集大学子前往龙岩市永定区开展客家文化调研活动
7月20日至25日,怀着“青春建功,逐梦永定”的愿景,集美大学读书社实践队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开展客家文化调研活动,先后考察了永定区博物馆、客家博览园、西陂客家古建群等,感受多…
走进南京博物院 传承时代精神
为了加深对文物内涵的了解,感受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更好的传承时代精神。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踏步寻古迹,携手传新风”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分队于7月7号下午1点半在南京博物院参加了有关大报…
调研团队再探晨光1865创意园,深入了解工业遗产转型发展
调研团队再探晨光1865创意园,深入了解工业遗产转型发展为积极探索保护利用新模式,分析个性化消费时代下工业遗产转型的适应性,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老曲吟新歌”团队继续在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内展开调研。…
踏步寻古迹 携手传新风
为了加深对文物内涵的了解,感受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更好的传承时代精神。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踏步寻古迹,携手传新风”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分队于7月7号下午1点半在南京博物院参加了有关大报…
走进明城墙 探寻新风尚
城墙是古代城市的标志,清代作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道:“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这段话清楚地记述了南京城墙的来历和规模…
从《今日简史》看人工智能
与当今社会主流的思想,及人工智能将带来一个更美好的明天不同,《今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偏向于另外一种准主流看法:未来人工智能将使人类处于一个极为危险的境地。书本的开始便对人类创造性的行为…
广东大学生下乡:通过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为喜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广东医科大学梅花香服务调研队于7月24日在大埔桃源镇桃园中心小学举办了主题为“爱国”的诗歌朗诵比赛,旨在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