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5日,成都理工大学卧龙社会实践团队出发前往四川阿坝州汶川县卧龙镇开展为期6天的“四川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卧龙地区教育和藏文化传承调研活动。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闻名世界的熊猫家园。除了熊猫,这里还有众多名贵珍稀动植物,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作为以藏族、羌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区,卧龙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多样性过渡地带之一。
卧龙面对的挑战,除了自然保护区发展,还有乡村振兴。卧龙以农业为支柱产业,而在气候变化加剧、环境保护压力加重的大背景下,其经济状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本实践活动落点卧龙地区乡村,通过新时代自媒体新颖、特殊的方式,对当地教育现状进行实践调研,将其特殊性与教育问题公开面向大众,引起中国社会、国际社会的重视,帮助当地中小学生获取教育资源、提高当地乡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助力改善乡村教育现状,推动精准扶贫,实现乡村振兴。
项目组到达卧龙镇开始全方位的考察。在地震后,整个汶川县灾后重建工作完成度高。
项目组重点考察了卧龙小学,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学校始建于1952年,已经走过了57年的风雨历程。震后在政府投资扶持下,卧龙小学新修建的教学楼十分优美整洁。
教学设备较为完善,且具有多样性:教室中均配有多功能投影设备;除普通科目教学的教室外,学校还专设有心理咨询室、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科学实验室、阅览室、计算机室等,可以说硬件设施非常完善。
素质教育课程(音乐、美术、综合、思品)实践较少。而书法室、科学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虽完好,但未真正投入使用。
通过走访学生和学生家长,项目组了解到卧龙小学的食宿和教学情况。由于大多居民点离学校较远,大多学生都留校住宿,但学校宿舍热水系统不够完善,洗澡困难。
小学的老师大多都是外地分配来的且工作中缺乏绩效等激励机制,教师本身开展教学工作的动力不强,缺乏主动把控和积极提升教学质量的意愿。
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大部分家长更倾向于将孩子送去发展水平更高的城市读书;仅有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家庭会将孩子留在本地上小学,导致学校学生人数较少,每个年级均仅设一个班级。
项目组为受访者小朋友送去礼物,并与小朋友们合照。
项目组走访“足木山村红花树组”和“老街”等居民点,通过交流、采访等口头方式,了解村民震前震后生活的变化、当地教育发展变化的看法,以及当地藏族人民对于藏文化发展的感受。
相比于震前,居民住房更加集中,震后重修把居民们都聚集到了一起形成了居民点、小区。用水、交通和粮油日用品购买储备都更加便利。在灾后重建中,政府和各方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资金技术支持和给予房价补助的方式使灾区人民住有所居。
但受区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当地自然资源较为紧缺,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村民大多开农家乐,但只有旅游季(夏季)有外来经济来源,到了冬季营业收益较少。
政府有意愿推动外来投资(旅游产业),但未落到实处,已占地拨款,但很多旅游设施并未建成,没能有效带动周边和当地居民的经济。农业受气候影响很大,收成与投入有时不成正比。
(藏族奶奶热情教跳锅庄舞。)
(走访当地喇嘛庙)
(喇嘛庙的守庙人是当地为数极少的会说藏语的人。)
以前的学校教育有涵盖藏文化,设立了单独的科目,有专门的教材,而后来被取消,如今人们大多已经遗忘了这些传统文化。
(以前的藏文书籍和教材。)
(高龄藏族老人谈当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藏文化的看法。)
约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大批藏民开始学习汉语;学校不再教藏语,而开始全面汉语教学。自此,很多藏族人不会讲藏语,尤其是解放后,藏族逐渐汉化,现在当地藏族几乎与汉族无异。当地老一辈的藏民对藏语知之甚少,藏文化传承的源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切断,无法向下传递。且近几十年来,因其他民族对藏族长久以来的刻板印象,大量藏民渐渐丧失了对自身藏族身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政府为了传承和弘扬藏族文化,虽已在部分地区中学教育阶段开设藏语课程,也曾组织录制了“锅庄舞”光盘供当地藏民学习并防止传统文化失传,但仍缺少对保护与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节日的政策支持。
此次实践以四川省阿坝州卧龙镇的小学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对卧龙的实地考察和对当地居民的一系列采访,解开了对于当地教育和经济现状的一些疑惑,为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研究解决方案提供最直观的材料;借助自媒体传播快,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点,为公众提供了解乡村教育的渠道,进而引起社会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吸引更多教育资源的投入,对于扶贫攻坚、提高教育水平、实现教育公平和合理规划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从而实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希望利用自媒体的方式,将当地的特色藏族文化充分展现,以此传播弘扬优秀的藏族文化,不仅能够通过社会大众对其特色文化的肯定与赞美,重拾当地民众因缺乏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而丧失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当地藏族等历史文化流失的问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7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