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日新月异,大美家乡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李闯

河南高校学子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日新月异,大美家乡

中国青年网新乡7月13日电(通讯员:李闯)

社会实践是我们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是我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如今,新中国已经成立70年,在这70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正在蓬勃发展,时间也如车轮飞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科技不断在创新,祖国迎来了繁荣昌盛的新时代。而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事物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而变化,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等方面的变化,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今日,让我们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的步伐,走近大美家乡,切身感受家乡新变化!

回望过去,发展带来利惠,他们最有发言权!我们来到目的地后,随即采访了两位村民,他们一个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一个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见证了那段不一样的发展历程。听他们讲述了不一样的乡村生活画卷:

问:“老乡好啊,我们想根据两位的亲身经历,一起见证近些年家乡和以前有什么大不同?”

答:“新中国成立那会儿,当时条件很难,家里都吃不上饭,那时候还没地,幸好赶上好时候了国家给给咱们农民撑腰,分大户的田地,实行农村土地改革,就这样家里终于得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生活才一步步有所好转。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想着生活条件能这么好过,以前是有啥吃啥,现在是要啥有啥。以前结婚,家里条件好的,也就配个黑白电视机,一辆大杠自行车。而现在,结婚都是要有小轿车了。”

从村民的话里不难看出,民以食为天,农村的吃饭问题早已得到了彻彻底底的解决,并且是怎样吃的好,不再是怎样吃的饱。从婚嫁这一方面看,小轿车也已经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也能看出,家里的路顺了。

(图为小组成员认真向村民询问并做好记录的画面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闯 摄)

接着,一位村民带我们走进了他家老房子里,给我们看了一件“老古董”。(如左图)。这是之前农村用来抽水的工具——压水井(活塞式抽水机),但它早已废弃,因为村里已经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如右图)。这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水质有了非常大的提高,饮水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以前烧开水水里总是有水秀,但自从通上自来水以后,这种情况就再也没有发生了。不仅方便了村民取水用水,直接把水送到了厨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水资源。

(图为调研员们拍摄的旧式压水井和新式自来水管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闯 摄)

二十多年前,村里告别了煤油灯时代,电线终于排进了千家万户。村里通上电,是村民做梦都没想到的,当时的白炽灯是多么耀眼,也照亮了一代人前行的步伐。看!不远处是光伏发电站,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乡里空闲的土地上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树了起来,连成了一座座光伏发电站,这不仅可以向附近居民供电,提供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多余的电能更可以输送到国家电网,给当地村民增加收入。在开发光伏电站的的同时,在太阳能下面的空地上,还能进行一些农产品的种植,实现了空闲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这又是一项不少的收入,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发展惠及民众,在政府的支持与带领下,当地村民无论是在生活条件还是在生活方式上,都有了质的提高,这番景象我们调研小组一行人看在眼里,美在心里,无不感叹家乡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

(图为调研员们拍摄的光伏发电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闯 摄)

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一个富有勃勃生命力、不断奔向高层次高水平小康生活的美丽乡村,明白了什么叫做发展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在这里,我们听到的最印象深的一句话就是:“还是咱共产党领导哩好,是真给咱老百姓办事。”总之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我们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力行,为社会、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31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延”展新局,“田”变金池——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实践团队

土地,作为民生之根本、发展之基石,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其重要性愈发凸显。而二轮延包政策,宛如一把关键钥匙,开启了激活农村发展潜能的大门。近日,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许立婷 王诗意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探寻英烈足迹,铭记初心使命 ——红色精神实践团岳西之旅纪实

2025年1月12日至13日,安徽财经大学红色精神实践团赴安庆市岳西县考察学习王步文同志的光辉足迹和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回望历史、缅怀先烈,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尊重,更是对当代…… 张立伟 王诗意 李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苏师物电“一品一会”:剪纸宣讲会传承徐州非遗文化

(通讯员汤洁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3月19日,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人力学子反诈实战,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身处数字浪潮,网络安全威胁如影随形,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起挑战。为提升人力专业同学的实战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精心策…

最新发布

建微知住  设计点亮乡村
古坑村位于同安西北部,辖寨下、美岐山、石狮、周厝洋、殿前5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500户居民,人口1681人。同安区汀溪镇古坑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三角梅作为厦门市花,在古坑老区村这片红土地上生长得如火…
把温暖的支教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之文艺汇演
7月5日,是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嵊州王院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时间就像流沙从指缝间滑过,蓦然回首,快乐的日子总过得太快。在嵊州王院支教的尾声里,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的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以…
瓦当古韵绘云上堤内 测绘入户助美丽乡村
“脚下良田千万亩,难舍故乡一寸土”。堤内村位于厦门同安区最北部,海拔600米,只有一个自然村,152户476人,而常住人口仅为70人。四面环山、泉水丰盈、良田万亩、郁郁荫荫,自然而淳朴。2019年7月1日上午,负责…
常怀感恩之心,弘扬敬老美德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优秀传统、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7月2日,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嵊州王院社会实践团,在认真完成支教活动之余,来到嵊州市王院乡敬老院慰问…
高校学子赴西安:走进秦腔,走进秦腔艺人
高校学子赴西安:走进秦腔,走进秦腔艺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7月21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到达易俗社二楼练功房了解秦腔艺人的日常训练内容。练功房中…
开设环保讲座,助力垃圾分类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号召,支持垃圾分类工作,7月4日,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嵊州王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给支教班开设了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讲座,以环保知识教育为基础,引导学…
不惧繁琐,于实验中磨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之源”社会实践队2019年8月2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水之源”社会实践队继续对各地水样进行指标检测,包括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含量(沉淀滴定法)以及部分水样的水质氨氮…
2019年山东大学春季交流圆满结束
八月接近尾声,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山东大学2019年春季赴韩交流圆满结束。在过去的春季学期里,山东大学12位同学去到韩国六所大学里进行交流学习。从准备工作到同学们顺利归来,一共花费了近七个月的时间。在动…
献礼建国七十周年,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宣传和教育嵊州王院暑期支教班传承爱国主义精神,7月3日,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嵊州王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为支教班开展了爱国主题教育…
山东大学2019年春季赴韩交流圆满结束
八月接近尾声,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山东大学2019年春季赴韩交流圆满结束。在过去的春季学期里,山东大学12位同学去到韩国六所大学里进行交流学习。从准备工作到同学们顺利归来,一共花费了近七个月的时间。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