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州大学生走进浙江仙居尘肺村:聚焦尘肺村现状 关注可持续发展

来源: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作者:对方正在实践……

(通讯员 王姿倩 陈希羽)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仙居地处浙江东南一隅,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有着非常丰富的石矿资源。而下王村的石仓,论历史、论规模、论石质,堪称仙居石仓一绝。这里的人世代从事着石头开采加工的工作,也正因如此,不少居民罹患尘肺,聚集起来使得下王村成为“尘肺村”。7月14日起,苏州大学“同呼吸,共命运”小分队前往浙江仙居下王村,组织开展尘肺村及尘肺病患者现状的调研活动,希望能走近患者们的生活与内心世界,让更多的社会目光聚焦,并从侧面关注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真正做到“同呼吸,共命运”。

下王村的石头文化

下王村位于仙居城西四公里的官路镇,目前已和邻近的乌塘村合并为“永兴村”,所以下王村就作为一个自然村的概念而存在。

下王村的村口坐落着一石头结构的文化礼堂,里面布置温馨雅致,既有十二生肖的石柱,也有彩色的心愿廊,既有摆成“福”字的小石阵,也有村内各个姓氏的起源发展。当然,最吸引团队成员注意的还是那一块讲述下王村“石头记忆”的牌子。上书:“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历经上万年的变迁,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管是生产生活的工具还是居民建筑,石头在人类历史上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八山一水七分田的仙居,尤其如此。”

牌子上记载的大多是能工巧匠们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艺术精品和幸福生活的故事,然而却忘了那些普通的采石工人的命运沉浮。

图为村中文化礼堂。 王钰嘉 摄

“石头村”,也是“尘肺村”

在很长的时间里,除了耕种,村民们的挣钱门路少,而采石的收入较为可观,又离家近,因此在采石场工作成为了当时附近几个村落中男性青年的主要选择。然而由于当时意识和条件的缺乏,几乎所有的工人都没有佩戴口罩等防护工具。他们就这样暴露在粉尘中作业,石灰逐渐吸入到他们的肺里,经年累月后,潜伏的尘肺病开始发作,渐渐侵蚀他们的身体,严重者在五六十岁时就已经去世了。

在下王村,团队接触了一些尘肺患者。“走路快了喘不上气,说多了就开始咳嗽,严重时会引发并发症”是他们的常态。病痛的折磨,也让他们无法继续工作和耕种,这也意味着失去了收入来源。其中一位俞爷爷告诉团队成员:“我患病之后,家里的活儿都落在老伴身上,但她年纪也大了,只能把田包给别人。儿子女儿都比较孝顺,会定期给我们寄钱,但他们也有各自的家庭了,而且也都是给人打工的。每次看病虽然农医保会报销一部分,但花销还是比较大。所以不是特别严重的时候,就在家熬着。” 在同团队的交谈中,俞爷爷不时咳嗽着,这一声声也牵动着我们的心弦。

团队又拜访了当地的一家人民医院,住院部呼吸科的护士长也告诉了团队同样的情况:“患者能够定期到医院体检是比较理想的方式,但是大多数患者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等因素,只会在身体状况不佳时来医院住院,治疗一段时间,等到缓解之后就出院。”护士长对此也深感无奈。

图为实践团在仙居县人民医院。 徐静 摄

“石头村”的现状

十几年前,政府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采石场被关停。但由于村里的产业传统,这里仍能看到石料加工厂,但已经进行了机械化改造,并更加注重生产环境,厂内四面通风,工人戴口罩工作。在村子经济逐渐发展、与外界联系的更加紧密的过程中,村民的就业选择变多,采石相关的工作已经不再是村民的主要选择。年轻一代多选择外出做生意、从事贵金属冶炼行业或建筑行业的工作。由于村子里尘肺病患者的实例,村民对尘肺病的了解较多,在其自身选择工作的过程中,也会避免选择有可能有害身体健康的行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曾是中国百姓代代相传的生活信条,但它也难免成为一种桎梏。曾经的石头山是村民们的依靠,却也让村民们陷入迷茫。他们承担了高收益带来的风险,未来的路该何去何从?可持续发展,于国而言是信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于家而言便是学会取舍。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村中的年轻一代拥有了更多谋生的选择。有的人走出农村寻找更广阔的天地,有的人留在这里发展旅游业寻找与自然更和谐的相处方式。会好的,村里一代一代人坚信。

图为实践团在乌塘村。 徐静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32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参加“寸草心・迎春送福”志愿实践活动

1月20日,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饶阳县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寸草心・迎春送福”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的老人们送去了新春的美好祝福与温暖关怀。曲阜师范大学“寒岁助社兴,暖冬传温…… 牛珊珊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返家乡 图书馆里献爱心

中国青年网衡水1月17日电一月十七日,曲阜师范大学“寒岁助社兴,暖冬传温情“队实践队员们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走进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的图书馆,开启了一场温暖而有…… 牛珊珊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参加乡村环境保护实践

中国青年网衡水1月12日电一月十二日,怀揣着对乡村的热爱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河北省衡水市召集了10名志愿者,为饶阳县乡村环境做志愿服务,曲阜师范大学“寒岁助社兴,暖冬传温情“队实践…… 牛珊珊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同行晚霞路,共圆健康愿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关爱意识的倡议,并进一步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曲阜师范…

曲园学子参加“寸草心・迎春送福”志愿实践活动

1月20日,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饶阳县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寸草心・迎春送福”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的老人们送去了新春…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风展红旗如画社会实践队:环保助社区,青年担

为了解当地环保现状、评估环保治理措施、促进社区参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及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在身边”实践活动顺利举行

(通讯员徐米罗)近日,为进一步提高当代学生的时代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寒岁助社兴,暖冬传温情”社会实践团开展“志愿服…

社区清扫暖人心,新春街道焕新颜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岁寒服务至,情暖社区宁”实践队于1月16日深入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广运街道沙西社区,开展了一场别…

最新发布

三下乡感悟:不问归期,相见仍是少年
夏天,注定了是离愁的季节,学子的归乡,桃李的安静,慢慢的消然来临。而这个夏日里依然酷热非常,与以往不同的是,收拾起行囊,与一群可爱稚嫩的孩子们告别,踏上了离别之路。回头微笑,转身潸然泪下,不再…
湖北学子赴鹤峰芦坪:开展每日活动,助力孩子成长
“守望诚信,你我同行,我们一直在路上”。7月1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第五次奔赴恩施鹤峰,在太平镇民族中学开展“为你读报”、“每日一红歌”等系列支教活动,旨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励…
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做自己的一盏明灯
在新时代里有另一种执着,就是对心灵鸡汤和信息的沉迷。可是看再多描述着“爱”描述着心灵的书籍也无法改变你真实的状态,看再多描述着“光”的语句也无法替你去改变你身处的环境和世界,没有任何一种“能量…
佛山学子三下乡活动:毓秀莲塘,新韵蜕变
佛山电7月7日(通讯员张素娜)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致远之队古村落调研小组于7月4日来到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莲塘村开…
【支教感悟】我愿意为你
寻梦甘佃支教活动结束到现在已经过去19天了,每每想起在甘佃的这些时日,内心就会再温暖一次。回到最初的起点,回到支教前的日子,再次问自己:“你为什么选择要去支教呢?”我愿意。我深知,教师是一个神圣…
苏大学子三下乡:深入调查访谈,了解高校“女生节”相关情况
2019年8月1日,苏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大学生女性主义价值观调查研究——以女生节为例”团队,兵分三路,展开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访谈调研活动。在此之前,团队成员已经对前期所发放的问卷进行过处理,…
一期一会,珍惜当下
在来恩施鹤峰之前,有经验的师姐就和我们说过这里的日子会有点苦,虽然每天做的事情也很多,但是其中小孩子的安全问题最为重要。环境是否好,生活是否有点苦,其实我都不在乎,唯一让我担心的就是如何与这些…
首次尝试,幸运相遇,齐聚鹤峰
不知不觉已经和孩子们相处了将近一个星期了,至今还记得当初接受任务时的忐忑心情。初二年级的班主任兼任数学老师,这个重大的责任落在了我的肩膀上。犹记得家长会结束当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来到了教室与我们…
佛山学子三下乡:古韵黄连,文旅小镇
佛山7月1日电(通讯员黄陈云)为了开展“十里乡情毓秀传薪,古村习韵博晓流芳”文明乡村建设主题活动,7月1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致远之队一行人,实地造访了顺德区勒流黄连村,记录了队员们在黄连…
“清风禾露”支教团——初相识,还望多多指教
今天是7月12日,我到江海小学支教的第一天。在课程开始之前我先做了自我介绍,从孩子们开心的笑颜中,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内心对我表示非常的欢迎,那个时候让我对做好未来几天的支教工作充满了信心。在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