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源于心,咨育情”调研团队来到红旗区西街村,实地调研农村多子女家庭受教育投入情况。队员们走街串巷走访村民,并对多子女家庭的教育投入理念进行集中分析。在挨家挨户的走访中,“源于心,咨育情”调研团队收集到了大量关于农村多子女家庭教育投入理念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图为团队调研员就教育观念问题与西街村一位大爷进行探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庆莉 摄
“孩子可以苦,教育不能穷”。大爷,您怎么看待教育投入?一位调研员问道。大爷拿着手中的调查问卷,看了看,说:“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辈子的大事,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大爷还说:“孩子可以受苦,不能只知道死读书,但教育不能穷,教育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过了这个村,也就没这个店了”。大爷,您知道国家的一些资助学生学习的政策吗?大爷说:知道,国家也是很重视教育的,想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学。我们家还算过得去,就把资助机会让给更需要的孩子吧。调研员们听后,心中的敬意溢于言表。
大爷,您希望您的孙子孙女获得高学历吗?大爷笑了笑,挥挥手说:“学历高不高无所谓,关键是他们要为国家做贡献,做一个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周大爷风趣的回答,让调研员们对老大爷的思想高度感到很是惊讶。在后来的交谈中才解开了这个疑惑,原来周大爷是一位阅历非常丰富的人,大爷年轻时就是村子里学问最高的人,后来又去当过几年兵,而且还是共产党员。复员后,周大爷又一直工作于教育的第一线——三尺讲台之上。
图为调研员在与西街村两位大姐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冬冬 摄
离开周爷爷家后,调研员们在街头遇到了两位大姐。两位大姐表示对农村多子女家庭教育投入情况这一课题很感兴趣,并主动要求为调研团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位大姐说:“当今社会是科技时代、知识时代,跟她们那时候不一样了,现在的孩子们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作为家长也理应加大教育投入,不管多困难都要保证家庭投入跟得上孩子的学习需要”。大姐简洁的几句话让调研员们深切感受到了天下父母们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和一片良苦用心,也体现了父母们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
大姐笑着说:“我家孩子已经上大学了,学习成绩也不错。”调研员能感受到大姐说话时候的自豪感。接着,调研员和大姐谈到了一些农村的教育情况,大姐表示,现在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的一些教师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所以,农村很多孩子都是去市里上的学校,虽然家长接送不便,但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受教育环境,还是愿意克服一切困难。这一番谈话,不仅让调研员感受到父母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的强烈愿望,而且也感受到农村地区的确应加强教育建设。
图为团队部分成员与西街村诸村干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庆莉 摄
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调研员们仍然在路上,它们坚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们走街串巷,一步一步,一户一户。让调研员们感到欣慰的是,西街村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村干部的发展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村的发展方向,西街村诸村干部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西街村整体村民的教育投入理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一个国家能不能繁荣昌盛也可以从教育来体现。所以,“源于心,咨育情”调研团队所选的调研课题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经过调研员们的不懈努力,最终“源于心,咨育情”调研团对西街村村民的家庭教育投入理念有了基本了解,取得了第一手的宝贵资料。从几天来的走访调研中调研员们也真正理解到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重要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33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