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听闻“漓江天下美,最美不过漓江源”。而在漓江的源头、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南麓,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纤尘不染,竹林如海,她就是又被称为“毛竹之乡”的兴安县华江瑶族乡。
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一带一路”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和了解毛竹产业对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作用,2019年8月13日,山东师范大学赴桂林一带一路产业扶贫调研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西北部的华江瑶族乡,开展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调研。
当地丰富的竹木资源
在华江,有这么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语“要想富,种毛竹”。华江因其优厚的地理条件,有着极为丰富的竹木资源,全乡毛竹面积达二三十多万亩,年产毛竹超过600万条,是“全国十大毛竹生产基地”之一。当地居民靠山吃山,大力发展毛竹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脱贫之路。为了深入了解华江毛竹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到达华江的第二天,实践队便前往兴华竹碳厂、兴安嘉海竹木制品厂等几家毛竹加工厂,在实地走访毛竹厂的工作人员中了解实情。
队员在竹碳厂采访工作人员
竹碳厂生产出的竹碳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兴华竹碳厂。这是一家将毛竹加工成竹碳的加工厂,厂里几名工作人员都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忙碌着。我们主动帮助了一位正在给制作好的竹碳装箱的阿姨,阿姨热情地和我们聊了起来。听了阿姨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毛竹变成竹碳,要经过这么几个步骤:首先要从竹签加工厂获得加工厂的剩余物,也就是原料,并通过粉碎机将其粉碎成粉末状。然后再放入压泵机中烧制成碳。烧制成的碳又分为优质碳和劣质碳,分别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优质碳一箱可卖到32元。阿姨还说,近些年竹碳厂的利润提高了,工人们的收入也增加了,生活正在逐步变好。
队员们在帮助竹碳厂的一位阿姨装碳
接下来我们还前往了竹木制品厂和竹签制品厂等几家工厂,工人们在熟练地操作着机器,由机器切割好的竹条被整齐地捆成一扎扎摆放在机器旁。在这里,无数的毛竹被加工为扇骨、竹签、跳板、铁炮串等竹木制品。据一位竹签厂的工人介绍说,像这样的一万根竹签在市场的销售价是25元,工厂一天可以产几十万根这样的竹签,工人们每天可以有大约125元的收入。
探访跳板厂
不仅如此,华江还充分利用丰富的毛竹林发展林下经济,例如在竹林下套种草珊瑚和广东紫珠,规模发展六垌茶、香菇、木耳、高山灵芝等,在河谷、小溪边发展冷水鱼、娃娃鱼、山蛙养殖,增加了许多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实践队队员在与六垌茶种植地点附近的六垌桥合影
通过乡政府扶贫办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还了解到,乡党委政府坚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充分依靠各村自然资源优势,建设特色经济强村,发展绿色经济。例如杨雀村、水埠村利用村集体剩余资金入股猕猴桃种植公司和冷水鱼养殖家庭农场,采取入股分红的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18年分别为村集体増加收入1.2万元和2.5万元。正是因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毛竹产业产业链的加长,使得原被划为贫困村的水埠村于2016年实现脱贫摘帽。华江瑶族乡,正在走出一条特色的绿色产业脱贫致富之路。
实践队队员们前往华江乡乡政府采访政府工作人员时的合影
现如今毛竹产业发展已十分成熟,但如何将毛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将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产业,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做到“精”和“细”,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发展与毛竹相关的文化产业,进一步打响“毛竹之乡”的响亮名号,走特色产业致富之路,还有待当地居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现在的华江瑶族乡,基础设施、优势产业、生态环境齐头并进、良性互动、融合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华江依靠特色产业脱贫致富、成为华南地区的最美瑶乡未来可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34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