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地带,全省多位山地丘陵,地势崎岖,又由于历史缘故,导致贵州省大多地区交通闭塞,科技文化落后,致使长期经济落后。国家开展扶贫政策后,贵州变成为了国家精准扶贫的首要对象,而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贵州人民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未脱离贫困带来的困扰。
实践团队于2019年7月9日开展了赴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进化镇大堰村调研走访以及体验扶贫攻坚工作。实践团队由0518302班付霄洋同学组织同班同学参与活动。
(图为实践成员与村民合影)
7月9日上午,团队先凤冈县进化镇大堰村村委书记等人见面,进行了行程规划安排,实践将于下午正式开始,队员分为三组行动,分别前往佘家寨,舒家村 ,幸福村三个村落进行走访调研,走进居民家中了解扶贫落实状况,以对贵州扶贫政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7月12日上午,小队以分组进行走访调查,下列内容为走访幸福村的成员的调研成果,该组成员与乡政府扶贫宣传组长一起行动,进行贫困家庭的统计调查。
(图为对贫困家庭住户的调查记录)
调查过程中,组员先协助宣传组长绘制村中主干线路图并标出住户,然后再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调研并记录,然后再绘制表格进行统计。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家庭收支状况,家庭有效劳动力,我们发现,大多数贫困户都是家庭缺少可用劳动力,或是青年外出留老人在家,致使家庭长期保持贫困;而当我们提问对扶贫政策的了解时,部分村民直白的告诉我们他们并不明白到底什么是扶贫,甚至有人认为直接政府给金钱补助就是脱贫,这让我们感到惊讶,这表现村民对政策的认识不够到位;到访的每家每户在听到宣传组长的解说后,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表示看好,看得出村民们的脱贫意识还是十分强烈的。
7月13日上午,实践成员与书记一起到脱贫政策落实较好的的余家寨进行走访调查。这次走访主要是去参观贵州扶贫政策中重点扶持的茶叶生产业。
(图为远景观望茶叶田)
贵州地势崎岖,不适于大规模谷类作物的种植生产,气候较为湿润,当地人也自称“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种植采用梯田进行粮食生产,而这正适合茶叶的生产制造。茶叶种植不需要大面积的平地,可以局部分块种植,当地梯田正符合这一点,而湿润的气候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分条件,茶叶自身还拥有很高的经济与健康价值,茶叶生产便成为了脱贫致富的首选。调研过程中,书记向我们介绍了扶贫政策的落实,将地区详细规划到每家每户,生产与加工分工明确,花了大概两年时间成立了完整的茶叶生产线,而茶叶生产销售也成为了余家寨的一大经济支柱。这次走访让我亲眼见识到了扶贫政策的落实与成果,让我对精准扶贫有了真实的感受。
7月18日,我们在书记的带领下走进居民的日常生活,见识居民的日常工作。
“要致富先修路”不是一句空口号,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贵州人民克服地势崎岖的难题,将公路修到每一户居民家,使得百姓们的外出难度大大降低。而在这种地势上修建公路成本自然也不会低,公路的维护也成了一大问题,而这问题就靠居民来解决。落下的山石,路上的垃圾都由居民自行解决,路段的维护落实到了每家每户,居民们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出来路段上的垃圾,这次实践成员也参与其中,更确切的了解居民实情,也尽自己的一份力。
(图为成员与居民一起处理路面)
此外,贵州大多路段都靠着半坡修建,这也是一种隐患,清理路段时也包含这一部分,有些半坡上的杂草还会长到路面上侵蚀路面,处理这些杂草是这些工作中最为麻烦的一环。
处理这些时我们实践成员也进行了尝试,这项工作需要经验的积累,力度与角度不是一日两日便可以烂熟于心的,而居民们能如此长期坚持下来也让我们认识到居民们脱贫的强烈信念。
(图为村民处理路边的杂草)
经过这几日的实践活动,让我对扶贫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总结如下:
这两周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政策的落实在于人民,不管口号喊得多么响亮,人民不听指挥,没有落到实处就没用,只能是一句口号;而如果不能引起人民的共鸣,政策就没法落实,而党的扶贫政策一针见血,一下戳到了居民们的痛处,不愿意一直贫困下去,引起了居民的共鸣,居民们也就愿意去配合,去落实。跟党走,听党指挥,与居民深入交流,才能让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在脱贫道路上平稳走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36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